多听她的。过日子不是修坦克,不用总绷着弦。”
“等你有了孩子,教他们认认工具箱里的扳手,告诉他们这叫‘责任’,那叫‘担当’。”
李渊的眼眶热了。他一直以为这本笔记丢了,原来是当年藏工具箱时不小心掉进去的。他想起王班长牺牲那天,也是这样的暴雨,他抱着这本笔记在泥里打滚,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它。
“爸,你怎么了?”李阳端着杯热水进来,看见父亲手里的笔记本,“这是……”
“你王爷爷写的。”李渊把笔记本递给他,声音沙哑,“他说,修东西和过日子一样,得懂变通。”
李阳翻到最后一页,忽然指着其中一行笑了:“爸,王爷爷还说,让你别总跟自己较劲。你看你现在,跟我较劲,跟小悦较劲,跟这棵老槐树较劲。”
李悦凑过来看,忽然掏出手机对着笔记本拍照:“爸,我能把这个发到直播间吗?就说这是‘兵王老爸的传家宝’,肯定能让大家知道,你不是故意凶我。”
李渊没说话,只是把笔记本放进那只军绿色的铁皮箱。箱子里的军功章旁边,多了本皱巴巴的红笔记本,像老树多了圈年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三、槐花饺子里的咸
第二天一早,李悦的直播间果然热闹起来。她把王班长的笔记本摆在工具箱上,对着镜头讲起了父亲的故事,说到王班长牺牲时,声音哽咽了。
“家人们,我以前总觉得我爸古板,不懂我直播,”李悦擦了擦眼泪,“现在才知道,他不是不懂,是把所有的温柔都藏在工具箱里了。”
评论区刷过一片“泪目”,还有人说要来看老槐树,尝尝苏瑶做的槐花饺子。李阳看着不断上涨的观看人数,突然对李悦说:“要不……咱们真包饺子吧?就在树下摆张桌子,用爸的工具箱当案板。”
李渊正在给一辆越野车换轮胎,闻言动作顿了顿。李阳赶紧补充:“王爷爷的笔记里不是说要变通吗?咱们就当是……给老槐树过个节。”
苏瑶已经把槐花摘好了,正坐在门口择菜。“我这就和面,”她对着李渊笑,“用你昨天剩的蜂蜡,给饺子皮加点韧劲。”
包饺子的时候,汽修铺门口围了不少人。有来看热闹的街坊,有特意赶来的粉丝,还有几个穿着军装的老兵,说是看了直播过来的。
“老李,你这箱子够年头啊!”一个老兵摸着铁皮箱,“跟我当年用的一模一样,就是你这漆补得比我的好看。”
“这是我女儿绣的布套子。”李渊的语气里带着点得意,“她说这样显得温柔。”
李阳负责擀皮,擀得又快又圆。他忽然想起父亲昨天说的,王班长讲过“变通”,于是把其中几个饺子捏成了扳手的形状,引得大家一阵笑。
李悦举着手机四处拍,镜头里,李渊正笨拙地给一个小姑娘包槐花饺子,苏瑶在给老兵们端茶水,李阳的扳手饺子被抢着要尝。阳光透过槐树叶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融融的。
“爸,你看这点赞数!”李悦举着手机给李渊看,屏幕上的数字已经突破了十万,“大家都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李渊咬了口饺子,槐花的清香里带着点咸。他知道这咸不是盐放多了,是刚才不小心掉进去的眼泪。他看着眼前的热闹,突然觉得,王班长说得对,过日子不用总绷着弦,像老槐树那样,给别人遮遮荫,听听风声,挺好。
四、年轮里的春天
暴雨过后的老槐树,非但没蔫,反而冒出了更多新芽。李阳没请人来修枝,而是买了把修枝剪,跟着李渊在树下琢磨怎么剪才不影响开花。
“这边的枝桠得剪短点,不然挡住客户开车门。”李阳比划着,“但这根不能剪,上面有个鸟窝。”
李渊点点头,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