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槐脉深深(1 / 4)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槐脉深深

一、露凝新芽

惊蛰的雨丝裹着泥土的腥气,打在老槐树的虬枝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李渊蹲在维修铺的门槛前,手里攥着把羊角锤,正给张婶家的木箱钉最后一颗铜钉。钉子敲进槐木板的瞬间,溅出的木屑混着晨露,散出淡淡的草木香。

“爸,李悦的校服袖口磨破了,你看能补不?”苏瑶举着件蓝白相间的校服从屋里出来,袖口的磨痕像道浅褐色的疤,是女儿伏案刷题时蹭的。她的布鞋鞋跟沾着泥——今早去巷口的菜摊买菜,踩在了积水里,鞋面上还沾着片嫩绿的槐树叶。

李渊放下锤子,接过校服在膝盖上摊开。布料的经纬里还缠着根细小的线头,是苏瑶上周缝补时留下的,颜色和校服的蓝几乎融为一体。“用帆布补块补丁吧,”他指着工具箱里的碎布,“上次修篷布剩下的,耐磨,还能当护腕。”

苏瑶蹲下来翻找碎布,指尖划过块印着槐花的棉布——是去年给李阳做书包时剩下的,当时她笑着说“男孩子背槐花布,显得斯文”。“这块行不?”她把布片往袖口上比了比,“缝成圆角的,像朵小花。”

李阳背着书包从楼梯上冲下来,书包带的塑料扣松了,晃悠着拍打后背,发出“啪嗒啪嗒”的响。“爸,帮我修下书包扣!”他嘴里塞着半块槐花糕,糕点的碎屑落在胸前的红领巾上,像撒了把碎雪,“今天要升旗,迟到要被记名的!”

李渊从工具箱里摸出把尖嘴钳,三两下就把塑料扣夹紧了。“跑慢点,”他在儿子后背拍了一巴掌,“书包侧袋里有你妈给你装的牛奶,记得喝。”

李阳“哎”了一声,旋风似的冲出门,帆布鞋碾过青石板上的水洼,溅起的水花打在老槐树的树干上,晕出片深色的湿痕。树干上还留着他小时候刻的歪歪扭扭的身高线,最顶端那道已经快到李渊的肩膀——这孩子,不知不觉就长这么高了。

“对了,”苏瑶把补好的校服叠起来,放进李悦的书包,“锦绣园小区的王大爷说他家的座钟停了,让你有空去看看。那钟是他老伴的嫁妆,据说还是民国年间的老物件。”

李渊往工具箱里塞了卷细铁丝和几枚铜钉:“下午就去,顺便把李叔的收音机带去——上次修的波段开关又有点松,再给他调调。”他弯腰捡起片落在门槛上的槐树叶,叶面上的纹路像张细密的网,网住了晨光,也网住了这些年的日子。

老槐树的枝头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是新抽的嫩芽,裹着透明的露水,像缀在枝桠上的绿宝石。李渊望着那些嫩芽,忽然想起刚转业那年,这树的枝干还没这么粗壮,如今却已能遮天蔽日——原来光阴从不是悄无声息的,它只是把痕迹藏在了年轮里,藏在了孩子的身高里,藏在了他和苏瑶鬓角的白发里。

二、旧钟藏时

下午去锦绣园小区时,李渊特意绕到巷尾的旧货市场。王大爷的座钟需要个同型号的摆锤,他记得这里有家铺子收老钟表零件,掌柜的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总爱坐在马扎上擦铜器,说“老物件比人长情”。

“李师傅,又来淘宝贝?”老头放下手里的铜烟盒,烟盒上的龙凤呈祥纹被磨得发亮,露出底下的红铜,“要找啥?我这儿刚收了个德国造的怀表,机芯倍儿干净。”

李渊蹲在零件箱前翻找,指尖划过堆生锈的齿轮、断裂的发条、蒙尘的表盘。“要个民国座钟的摆锤,”他举起个黄铜小球,“大概这么大,带螺丝扣的。”

老头从里屋搬出个木箱,里面铺着软布,整齐地码着各种零件。“是不是这种?”他捏起个长条形的摆锤,上面刻着缠枝纹,“这是‘宝成祥’的货,当年专供大户人家,你看这花纹,比现在的机器活儿细多了。”

摆锤的螺丝扣上还缠着圈细麻线,是防止磨损的。李渊用指尖捻了捻麻线,纤维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