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家书里的坐标(2 / 3)

从宿舍楼到训练场的线线,“早上五点半出操,六点吃早饭,七点到教室……”话音未落,就被苏瑶笑着敲了敲额头:“跟你爸当年的作息表一模一样,连去厕所的时间都分秒不差。”

李渊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靶场位置。那里被李阳用铅笔标了个五角星,信里说:“第一次实弹射击,子弹打在九环边缘,教员说我握枪的姿势太僵,像握着块烧红的烙铁。”他忽然起身去储藏室,翻出个积灰的铁盒,里面是他当年的射击成绩单,最高记录是九十五环,旁边有班长用红笔写的评语:“握枪如握心,太急则偏。”

苏瑶把成绩单夹在给李阳的回信里,信封里还塞着包茶叶。“这是张爷爷给的,”她用便签纸写着泡茶的方法,“训练累了就泡一杯,别学你爸当年总喝凉水,把胃喝坏了。”便签的角落画着个小小的茶壶,壶嘴冒着热气,像在说“慢慢来”。

李悦在信里夹了片樱花标本。是学校后山的樱花,粉白的花瓣已经压平,她在背面写着:“我们班去春游了,这朵花比你去年送我的那朵好看,等你回来,我带你去摘。”她特意把标本放在信纸中间,这样李阳拆信时,第一眼就能看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寄信的那天,雨终于停了。李渊骑着自行车载着苏瑶,李悦坐在后座,怀里抱着那个军绿色信封。车筐里的保温杯随着车轮颠簸,发出轻轻的碰撞声,像在应和远处邮政局的邮筒,投信口的铁皮被无数封信磨得发亮,边缘的弧度,像个温柔的拥抱。

“记得在信封角画个笑脸,”苏瑶把信递进邮筒时,手指在投信口停顿了一下,“阳阳说看到笑脸,就像我们在跟他说‘收到了’。”邮筒里传来信件落下的轻响,像颗石子投入湖面,在五百公里外的军校宿舍,将会漾起一圈小小的涟漪。

四、坐标里的牵挂

李阳的回信在一周后抵达,信封上多了个小小的邮戳——是他训练间隙,特意跑到校外邮局寄的。信里夹着张训练场上的照片,他站在靶场中央,作训服的肘部补丁清晰可见,背景里的记分牌写着“92环”,旁边用粉笔写着个歪歪扭扭的“耶”。

“这小子跟你一样,”苏瑶把照片贴在相册里,旁边是李渊当年的射击照,“嘴上不说,却把成绩记得比谁都清楚。”相册的塑料膜上,还留着李阳小时候贴的星星贴纸,现在看来,像靶纸上的弹孔,个个都在红心周围。

李渊用红笔在地图上标出“92环”的位置,正好在靶场的三号射击位。“这个位置的风速比别处快0.5米/秒,”他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风向标记,“下次回信得告诉他,瞄准的时候偏左半格,就像当年班长教我的那样。”书桌的台灯照着他鬓角的白发,在地图上投下小小的阴影,像个守护的剪影。

李悦的地理课本摊在一旁,她用尺子量着两个坐标的直线距离:“五百公里,开车要六个小时,坐高铁更快,只要两小时四十分钟。”她在课本的空白处算着日子,“还有八十天放暑假,减去周末,其实只有六十四天了。”铅笔在纸上画着倒计时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都画着个小小的笑脸。

晚饭的餐桌上,多了道新菜——番茄炒蛋。苏瑶特意放了半勺糖,李渊尝了一口,皱着眉说:“太甜了,像阳阳信里说的那样。”李悦却吃得津津有味,突然说:“等阳阳回来,我们去拍张全家福吧,就站在去年送他走的地方,穿一样的衣服。”窗外的月光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光晕,像个小小的梦。

五、信笺上的归途

芒种的麦香漫进窗户时,李阳的信里夹着张火车票。日期是七月十五日,车次旁边用铅笔写着:“下午三点到站,不用来接,我认得回家的路。”苏瑶把火车票压在书桌的玻璃垫下,看着上面的发车时间,突然想起他小时候,第一次独自坐公交车回家,也是这样在便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