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桂花庄园热闹婚宴(1 / 5)

年初六的桂花庄园,红灯笼被晨风吹得晃晃悠悠,把青砖地映得一片通红。李修贤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苏华的红棉袄沾着点新棉絮的白,两人端着黑漆托盘,正挨个儿给长辈敬茶。

何二奶奶坐在首位,银簪子在晨光里闪着亮,接过茶杯时,往苏华手里塞了个红封:“好孩子,往后就是咱何家的孙媳妇了。”李校长和何老师并排坐着,看着新人弯腰鞠躬,眼里的笑像盛了蜜,何老师悄悄拽了拽李校长的袖子,两人交换了个“总算盼到这一天”的眼神。

大伯公何明轩捋着山羊胡,接过茶盏时慢悠悠道:“修贤啊,娶了媳妇更要稳重,别丢了咱庄园的脸面。”三伯公何明暄在一旁敲边鼓:“就是,往后家里的事,多听苏华的,她是个妥帖人。”

江胜伯和何新叔坐在下首,喝了茶就往托盘里添糖果,嘴里直念叨“早生贵子”。院里的鞭炮屑还没扫,混着茶香和糕点的甜,把这敬茶的仪式泡得暖暖的。

凌晨、李修勇和李修文三兄弟凑在廊下,见苏华给二奶奶敬茶时脸红得像苹果,忍不住跟着起哄:“大嫂,声音再大点!”“大哥,快替大嫂挡挡茶,别让她喝醉了!”

李修贤回头瞪了他们一眼,嘴角却绷不住笑意,伸手替苏华扶了扶快滑掉的珠花。苏华被逗得抿着嘴笑,茶盏在手里微微晃,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倒比平时更添了几分娇憨。

何二奶奶敲了敲拐杖:“你们三个,别欺负新媳妇!”话虽这么说,眼里的笑却漫了出来。阳光穿过桂树枝桠,在新人身上落了层金粉,敬茶的叮当声、长辈的叮嘱声、兄弟的起哄声混在一块儿,像支最热闹的喜曲——唱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也唱着这家人往后要更紧密的日子。

敬茶的瓷碗刚收进厨房,院门外忽然爆发出一阵震天响的锣鼓——“咚咚锵!咚咚锵!”李沐醒狮队的红黄狮子头已经探了进来,绒毛上还沾着晨露,随着鼓点猛地一顿,狮头高昂,金绒球在阳光下闪得人眼花。

“好!”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院里立刻炸开了锅。李修贤拉着苏华退到廊下,新人的红衣裳和狮子的红黄毛混在一块儿,像团烧得正旺的火。何二奶奶拄着龙头拐杖站起来,往狮队领头人手里塞了个红封,笑得眼角堆起褶:“把精气神都拿出来!让咱庄园的喜事,十里八乡都听见!”

鼓手是个精瘦的汉子,赤着胳膊,汗珠顺着脊梁往下淌,鼓槌抡得像风车,每一下都敲在人心坎上。两头狮子跟着节奏蹦跳,时而摇头晃脑地撒娇,时而弓起身子作势要扑,逗得孩子们围着转圈,手里的小鞭炮“噼啪”作响,惊得狮子猛地跃起,又在半空顿住,朝新人的方向作了个揖。

凌晨和李修勇在廊下看得起劲,见狮子朝苏华眨眼睛,故意推了推李修贤:“大哥,狮子要讨喜糖呢!”李修贤笑着从兜里摸出糖块,扔向狮头,红黄狮子敏捷地张口接住,嚼得“咔嚓”响,惹得满院哄笑。

最精彩的是“采青”环节。竹竿挑着捆生菜和红包,被举到老桂花树的枝桠间。黄狮子先跳起来够,差了半寸;红狮子瞅准时机,猛地踩着同伴的背跃起,前爪一勾,生菜和红包稳稳落进嘴里,落地时抖了抖鬃毛,把生菜嚼碎了往人群里撒——“遍地生财”的彩头,让长辈们笑得合不拢嘴。

锣鼓声渐渐缓下来时,两头狮子朝新人作了三个揖,又对着长辈们鞠躬,才跟着鼓点退出院门。可那股子热闹劲儿还没散,鞭炮的硝烟味混着桂花香,在院里打着旋儿。苏华的红棉袄沾了点鞭炮碎屑,李修贤替她拂去时,两人眼里的笑,比狮头的金绒球还要亮。

何二奶奶望着空荡荡的院门,忽然道:“这醒狮队,比去年江河结婚时更精神!”李校长在一旁接话:“那是,咱庄园的大喜事儿,就得这么热热闹闹的!”

阳光越升越高,照得满院的红绸更艳了。刚才的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