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馒头,细细嚼着,仿佛在品味这朴实的滋味中蕴含的人生道理。“记住,为官一任,最终能留下点什么的,不是看你一时风头多盛,而是看你踏踏实实为百姓办成了几件像电厂这样管长远、打基础的要紧事。‘政声人去后’,这个道理,越往高处走,越要时刻记在心里。”
一顿家常便饭,在张叔的谆谆教诲和张婶的家长里短中结束。
坐进车里,我让谢白山先往东洪方向开。杨伯君坐在副驾,打开了车上的收音机,想调节一下气氛。广播里传出的,不再是往日熟悉的工农商贸新闻,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三学”活动报道。
“本台消息,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组工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学讲话、学先进、学典型’专题读书班,于伟正书记出席开班式并作辅导报告,东洪县委组织部长焦杨、光明区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等干部交流发言,市委书记于伟正强调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学思践悟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全市组织人事部门战线的两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
“市经贸委组织骨干企业负责人赴深圳特区考察学习,对标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谋发展…”
“光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研讨会,围绕‘学讲话、学先进、学典型’主题深入交流,区委书记常云超主持…”
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在车厢里回荡,内容无一例外围绕着“三学”这个核心。杨伯君听着听着,忍不住回头建议:“县长,您看这广播里,各区县、各单位的‘三学’经验轮番上阵。咱们东洪前期虽然也报了些材料,但动静似乎…不够响?是不是…也再跟市委宣传部沟通一下,争取多上几条新闻?让市里更关注咱们的亮点?”
我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看着窗外掠过略显萧瑟的早春田野,缓缓道:“宣传报道,发掘亮点是必要的,但不必刻意强求,更不要为了上新闻而搞花架子。‘三学’活动搞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推动了工作,解决了实际问题。东洪底子薄,任务重,与其把精力放在争一时风头上,不如沉下心,把电厂项目的前期工作做扎实,把黄修国同志在农业局反映出来的平价肥指标问题解决好,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变化和实惠。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新闻’。风头太盛,未必是好事,扎扎实实干出几件让群众记得住、让组织放心的实事,比什么都强。”
继续阅读
杨伯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县长说的是。是我考虑浅了。”
车子继续行驶,广播里又换了一条新闻。我闭上眼睛,张叔那句“政声人去后”在耳边回响,还有下午他与于书记那场关于“三学”督导和干部调整的重要谈话。东原的这盘棋,随着于伟正书记手腕的渐次展开,正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在风云变幻中,守住初心,找准定位,一步一个踏踏实实,切不可风气太盛。
下午的时间,张庆合走进市委书记办公室,于伟正正伏案批阅文件,头也没抬:“庆合同志来了,坐。省里刚下来两个急件,我先签了,马上好。”他指了指沙发。
张叔依言坐下,顺手拿起茶几上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翻看,神态从容。
于伟正快速地在几份文件上签下名字,合上文件夹,拿起桌面上一个贴着“三学办督导材料”标签的文件盒,走到张叔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下,摆了了准备深入交谈的架势。
“庆合同志,你看看这个。”于伟正打开文件盒,将里面厚厚一叠材料递给张叔,“这是‘三学办’前三期督导检查的综合材料。上面是督导通知,中间是各单位的考核打分表,下面是详细的考核情况报告,最后面是督导组汇总后向我做的阶段性汇报稿。”
张庆合接过来,一页页仔细翻看。材料整理得极为规范,条理清晰,从发现问题到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