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章 要想富先修路!(2 / 2)

加上又有榜一大哥的打赏,再说了,让百姓们无偿干活这种事,周建安是做不出来的。

即便是在洋河堡最为困难的时候,周建安召集劳力们,最少也是包了他们的一日三餐的。

当时的情况很多人几乎都到了饿死的地步了,能够有一日三餐,已经算是非常厚重的报酬了。

重新修建官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这一次大明的变革之中军队的数量会大幅度的缩减。

按照兵部所计算出来的数额,大约是常备军四十余万,这里面包括了威武军以及水师等等所有的兵力。

而现如今光是威武军加水师就有二十多万人,也就是说剩下的军队只有不到二十万,这是不够的。

所以周建安建议直接将总兵力提高到八十万人,不过在短时间内,暂时以六十万为主。

原因很简单、

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六十万人,一年所需要的消耗至少就在两千万两以上。

按照现如今大明的经济,说实话,有点够呛,若是按照兵部的计算,四十万人的话,那其实就刚刚好,对于大明来说虽然有点压力,但是问题不大。

毕竟在这之前大明一年的收入本身就在两千万两以上,虽然并没有落下什么银子。

但是随着海上贸易之后,大明一年的收入已经提升了两倍左右,如此算来,维持四十万人不是问题。

六十万人,确实够呛。

不过周建安既然打算是六十万,他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而大明内部战事基本已经停歇,那么这些兵力其实也不是为了大明国内所准备的。

官道,对于军队来说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利器。

既然不能够做到在每一个城池都驻扎大量的军队,那就做到道路快捷,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朝廷的大军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到。

而要做到这一切,道路是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其次便是贸易。

有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之后,贸易也会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这里说的可不止是海上贸易。

而是大明内部的贸易。

所有人都要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大明的总人口,其实连崇祯都不知道有多少,但是根据户部的估算,大约在一万万五千万左右。

也就是一亿五,甚至更多,毕竟现在可没有人口普查。

这么多人,其实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道路修好以后,整个大明内部的贸易开始更加活跃起来,这对于大明来说,其实才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