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加司空(4 / 8)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9226 字 1个月前

党项,则势必权大难制,因为权力已登峰造极。

章越依旧垂眸不语,但将堂中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侍中以为如何?“文彦博发问。

章越温声道:“二公老成谋国,不妨先议。“

文彦博道:“章公识推先觉,智造物于未形。”

“我等如何及之,不知意下如何?”

识推先觉,智造物于未形这两句是非常高的评价,文彦博在这两句话上几乎将章越推崇得如同未卜先知一般。

现在文彦博只敢在此事上与章越商量,不敢明确反对。

事实上章越作为宰相,左揆,最要紧是对大方向的把握上。

每次大方向的把握上都不出错,那真的就是料事如神,再世诸葛。

威望和威信也是如此来的。

这方面而言,真正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众宰执们这方面都早已服膺于章越,且不说眼前灵州之战的胜利,就是章越一路走来。

从最早的英宗建储。

再到了登基时辅助韩琦。

再到后来濮议时反对英宗。

再到随韩琦拥立先帝上位。

随先帝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

再到谋划攻取熙河路。

主持与辽国谈判。

夺取青唐胜利。

反对先帝出兵两路攻伐党项。

再经过夺取兰州,凉州。

策立皇太子。

再到反对高太后废除变法。

再到现在灵州。

一次两次选对不难,但难得是次次都选对。

好比是一个硬币,你十几次掷出都是人头,那是一等什么概率。

现在不说民间,就是从皇帝到太后,现在众宰执们对章越的服膺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如今党项开出的条件非常有利。

不少宰相们暗中都是认为,既是党项割让三州,这场战役就不必打下去。

不过最后到底如何,还是要看章越拍板。

章越心知肚明。

他想起三日前在经筵上讲解《道德经》时特意强调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物理学中告诉我们两点中直线最短,但现实处理问题中却是最长。

你要达到一个目的,有时候必须先往反方向行动。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借鉴历史上女真灭北宋,都是多次释放谈判意图,表现两边要和谈,麻痹了对方,离间了对方国内主战派和投降派,瓦解对方主战的意志和决心,最后一击而下。

同样章越要灭党项,也是这个道理。

正如他当初向王安石进言,辽国对宋,有大略则道义无用,无大略则道义有用。

事实上证明熙宁七年时,辽国对宋就是没有大略,只是想借助战争威胁占便宜而已,所以让一些利益是可以达成谈判的。

但宋朝灭亡党项是先帝遗志,也是章越作为侍中,今日地位的政治正确。

在收服汉唐故土的大政方针下,宋朝灭党项是一等必然。

因为道义无用,无论党项如何谈判,都不可动摇章越的决心。

不过这件事在程序内,却不能成为必然,给党项或国内的态度不可以坚决。

战略上必须模糊。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女真,粘罕明明要灭宋,废除二帝,却以宋朝金银不足的名义扣押二帝为人质,向城中索要钱财女人。宋朝以为这事有的商量,等全部搜刮完将钱财女人送上后,粘罕反悔将二帝掳走。

北宋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是谈判中非常无耻的做法,同时印证那句话,有大略则道义无用。你以为自己付出后,对方会遵守规则,其实怎样都被会挑理,结果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