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阅兵现场的某个高度保密的控制中心内,一万名人类战士在各自的全向运动平台上,带着头显设备操作着武装机器人。
他们眼前浮现的,赫然便是武装机器人传回的实时战场画面。
不过秧视直播镜头并没有给到这里的画面,只展示前方由他们人机协同操作着的武装机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全向运动平台即将进入淘汰倒计时阶段。
短短三年时间,列装应用满打满算也才一年时间,就要进入淘汰倒计时了,可以是淘汰最快的一套技术。
因为很快就要被军用版的脑机终端取代。
全向运动平台的造价昂贵,整体价格要30多万元一套,反观脑机终端的单价成本才3万多元,成本骤降了90%以上。
此外,脑机终端的场地占用面积更小,整体重量也更低,能大幅降低后勤压力。
最重要的是,能够对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又一次质的飞跃,在这一层面,脑机终端>全线运动平台>遥操作模式。
如果说全线运动平台是实现了“人机协同”,那么脑机终端则是对其实现了“人机合一”的高度,相当于让操作者直接“灵魂降临”到武装机器人身上,能够获得最真实的感知反馈。
即便是存在晕3D的人,也不用担心会有这个问题了,因为通过脑机终端控制武装机器人,视角会跟自己一模一样。
其大致的原理就是把前线现实画面、声音等信息转为无线电信号发射出去,然后通过脑机终端设备解析,在虚拟数字世界中还原前线现实画面。
这就相当于是现实画面在虚拟数字世界的投影,而且是实时动态性的,形成一个与现实完全对应的虚拟空间。
所以还需要通信技术的升级,也就是5G通信技术,并且是无线传输方式,获取更高速的数据信号传输和更低延迟。
武装机器人现在搭载的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不过来,除非采取有线连接支持,但这显然不可能,接一条线在武装机器人身上直接就废掉了,哪里还能上战场打仗?
陆安已经把脑机终端设备打造出来,现在就等国内在5G通信技术的突破,而且5G通信技术这一科技树也很快就要点亮了。
民用版脑机终端并不依赖5G通信技术,采取的是有线连接支持,本身定位就是家庭设备,是放在家里的。
……
却说此刻的沙场阅兵,无论是现场还是观看直播的外界人士,都被二十多个武装机器人方队的“大象漫步”壮观场景所深深地震撼。
大家看到了这是一支完整的、且职能多样化的作战部队。
虽然都是一个型号的武装机器人,但细心的人已经注意到了其中的区别,发现每12个武装机器人组成的加强步兵班配置了15种不同的武器装备。
武装机器人的负重指标搁那摆着的,人类战士的单兵负重水平在35公斤左右,而武装机器人最大负重可达235公斤,是人类单兵战士的6.7倍,简直就是面板数值怪。
强大的负重能力,就可以搭载多种重火力装备。
“我滴玛耶,这火力配置拉爆了,简直丧心病狂啊!!”一位正在看直播的军迷截了张图,然后开始对武装机器人身上的武器仔细的数了一遍。
他震惊的发现,其中一位武装机器人身上配置了5种不同的武器。
分别有5.8毫米步枪弹、35毫米狙击榴弹、18.4毫米霰弹、12.7毫米狙击枪弹、PF-98式反坦克火箭筒。
负重上限拉上去了,除了少数特种装备,常规武器配置下的武装机器人作战单位会搭配多种型号的武器,从而根据不同的战况需要使用不同的武器装备。
这也让单个武装机器人具备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面对一个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