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八节 做大做强,悲欢不同(第5000票加更!)(2 / 3)

沸腾时代 瑞根 2916 字 1个月前

兄弟还得要明算账,该走的规矩都得要走到。”张建川揽住褚文东的肩膀:“是兄弟朋友,就更不能让兄弟朋友吃亏。”

既然下定了决心,张建川就不再纠结,星期天下午就到县城里与褚文东和其父亲——真正的褚万元会面,正式出具借条借款。

五万元,年息13.5%,为期一年,同时褚家那边还让晏修德也签了名作为保人。

这一点褚文东也再三作了道歉和解释,实在是他爸必须做此要求,他也没办法。

张建川倒也理解。

五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纺织厂一个刚进厂青工一年纯收入也就是一千不到的样子,农村农民收入人均也就是五百元左右,五万元几乎就相当于一个青工工作五十年不吃不喝,农民要一百年,虽然这个比方有点儿不合适,但这真的是一笔巨款了。

就算是自己有招聘干部身份,但从褚家来说,他们宁肯相信晏修德纺织厂副厂长儿子的身份。

但在张建川看来,这固然是一笔巨款,但是在这个他感觉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时代,五万元也许是一笔巨款,但是如果操作得好,沙场一年也许就能挣不止这个数!

让张建川更为感动的还是晏修德,人家毫不犹豫地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拿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不信张建川这个人信誉连五万元都不值。

就冲着这句话,张建川认定晏修德这个朋友,他一辈子交定了。

在五万元到手之后,张建川和杨文俊就直接到了县二轻机械厂订购了一台价值七万元的中型沙船,订金两万元,建造期一个半月。

因为是“大项目”,虽然国企对周末还要来订货不太乐意,但是还是勉为其难地来了一个财务收了钱,接受了订单。

这几乎就是要孤注一掷了,甚至有些违背张建川的做人风格,但他认定大件公路项目必然是一个值得押注的机会,就梭哈了。

如果真的看走眼,或者时运不济,这沙船转让给胡伦勇也不会折本太多,算是汲取一个教训。

回到厂里,三人都还有些兴奋。

晏修德既为张建川的“大手笔”感到高兴,也对自己即将南赴海南充满期待。

张建川不用说,越是压力巨大,他越是能感到一种挑战带来的兴奋。

而杨文俊就真的只剩下压力山大了。

七万元的沙船,一旦运行起来,他估算过,在工人不增加的情况下,产能能直接翻五到八倍,甚至十倍,每天产六七十方砂石不在话下,根据所需的砂、石种类而定。

如果是不讲究的连砂石,那上百方都轻轻松松。

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销路和运输。

运输都还要好说一些,只要能结到账拿到钱,小四轮也好,手扶式也好,甚至东方红那种大型拖拉机,都能进来拉。

但这一切都得要建立在有足够的销路且能结到账的前提下。

七万元的投入,光是一年利息都要近万元,也就是说,每天一睁眼不说其他开支,利息就是三十块钱。

光是这一条都能压得杨文俊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年前一个月工资也就是六七十块钱而已,只相当于两天利息。

可就目前的生意来说,白江建筑公司那边修路项目也算敲定了,加上厂建筑队、东坝建筑公司这边项目,以及其他一些零星需求,目前沙场的销路是不愁的,甚至供不应求。

但这是每天只有十来方产量的情况下,一旦翻五倍甚至七八倍,如果找不到另外销路,要不到一个月就能把现在整个沙场空地堆满。

三人情绪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点儿想要喝酒的心情,两瓶泸州大曲就被干个精光。

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