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中的隐的发音,都与归隐相同。所以题眼必然就是‘施’了。
苏录迅速检索了脑海中的记忆宫殿,约摸共有三十余处施,他迅速找到了最合适的一处——施从良人之所之。出自《孟子》。此句中‘施’发‘夷’的音,通‘迤’。
意思是,悄悄跟在丈夫的后面,到他去的地方去。
施转音之后,就成了西施跟着丈夫,到他去的地方去。正与谜面相扣!
这一切说来话长,实际上不过几息之间,苏录便提起笔来,在洒金红纸上写下了——
‘施从良人之所之!’
“好好好!”登时赢得了满堂喝彩!好谜语就是这样浑然天成,不知道谜底前百思不得其解,谜底一出明眼人便知道正确无误!
“好!完全正确!”韩指挥见之也拊掌叫好,端起酒杯大笑道:“苏神童果然名不虚传,来,满饮此杯!”
“多谢韩指挥。”苏录双手接过酒来一饮而尽。
“来来,看看我们家的。”王家老爷招招手,亲自拿过了自家的灯谜。
众人便见谜面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卷帘格,射四子一句。
苏录也已经彻底进入状态,思维高速运转,马上审题——
谜面出自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意思是年轻的声音比老的强。
因为是用了卷帘格,所以谜底应该是倒读的,大意为老的声音不如年轻的。
声者言也。苏录便快速检索了记忆,定位到了《论语》中的那句‘子如不言’!
倒过来正是‘言不如子’,与谜面完美相扣!
确定无误,苏录提起笔来,在王家的红纸上写下了‘子如不言’四个大字!
哪怕这种时候,他的字依然端正规矩,不见丝毫飞扬……
“好一个‘子如不言’!”众人再度满堂喝彩!又是个无需公布答案,便知道正确无误的好谜语。
这种完美的灯谜,射中前憋死人。射中之后,简直让人爽翻天!
哪怕不是自己射的,依然会跟着爽歪歪!
“好好,完全正确。苏神童果然厉害!”王老爷也高兴地端起酒杯,笑道:“回头来我府上一叙,介绍儿孙们与你相识。”
“固所愿尔,不敢请耳。”苏录双手接过酒盅,再次一饮而尽。
“好了,该我们家了!”白家老爷也学着王老爷的样子,亲自擎着灯谜,展示给苏录和众人——
‘梦中多少风流事。解铃格,射四子一句!’
苏录略一思索,便有了答案,但出于礼貌,还是又假装多想了一会儿,这才提笔写道——‘莫我知也夫’!
“哈哈哈,好好好!”众人再次恍然大悟,同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这谜底出自《论语宪问》,原义是‘没有谁了解我啊!’
其中夫字是句末感叹词,轻声。转音后变成了平声,成年男子的‘夫’。
句子的意思也就变成了——无人知晓我这个男人啊!
正扣了谜面‘梦中多少风流事’!
“这一定还是白三少的手笔,也只有他能想出这么骚情的灯虎!”好多人笑得直抹泪道:“难为苏神童,居然能理解他!”
“哈哈哈,这岂不是说苏神童也是骚情之人?”
“看着不像,看他面似平湖多稳重。”
“那就是内骚……”
苏录听得无奈至极,我只是个莫得感情的做题家罢了。
喝了白家的酒,接着是邓家的灯谜——
‘借问酒家何处有。系铃格,射四子一句。’
所有虎王都是四子谜。倒不是说没有射五经的灯谜,但是读书人专治一经,对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