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被深深吸引(1 / 2)

5月12日,星期五,上午。

盛夏的蝉鸣裹挟着燥热,洪知秀刚结束一场冗长的商务谈判,便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来电。

对方自称是某小剧组的制片导演人,言辞间带着小心翼翼与恳切:

“洪总,我们有个剧本……是关于金陵大屠杀的,里面有个角色特别适合姜明月老师。”

洪知秀公事公办的告诉对方,找明澍的艺人合作邀约,他们有专门的对接人员负责,让对方把剧本先发过去,他们会在七个工作日内回复。

这种“小投资”“无名导演”,通过各种办法要到她的私人联系方式,发起的邀约,她每周能拒十几个。

倒不是说这种小投资,无名导演,就一定拍不出好电影,而是概率比较小。

她的时间很宝贵,剧本质量的初步筛选,自然会有专人帮她去做。

但半小时后,对方又发来一份电子版剧本。

鬼使神差地,洪知秀点开了文件。

剧本标题《蝼蚁之光》映入眼帘。

不同于常见的苦难叙事,故事聚焦于1937年金陵城内一群普通人的抗争:

懦弱却坚守医德的中医、贪生怕死却为护学生挺身而出的教师、偷奸耍滑却冒险传递情报的市井混混……编剧将“仁义礼智信”拆解嵌入角色,以群像视角呈现战火下蝼蚁般的挣扎与光芒。

最震撼的是,剧本并未刻意渲染悲情,反而用冷静笔触勾勒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虚伪——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无力扭转大局的普通人,却以各自的方式迸发出微光。

洪知秀的手指,在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剧本扉页的题记上停顿: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砥砺前行。”

她想起,1937年12月13日,金陵城破,伪军在六周内对平民及战俘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据统计,超过30万无辜同胞惨遭杀害,强奸、纵火、抢劫等暴行遍布全城。

国际友人拉贝、魏特琳等人在安全区庇护了数万难民,他们的日记成为揭露暴行的铁证。

而樱花国右翼势力至今仍试图淡化甚至否认这段历史。

编剧虽未直白的写明,但却借由一个又一个人物,一个又一个情节向大众传递一个信息。

“我们不想重复展现伤口,而是想追问:在至暗时刻,是什么让人类没有彻底坠入深渊?”

洪知秀的呼吸逐渐急促。

她从业十几年,从未见过如此精巧,且饱含力量的历史题材剧本。

指尖滑动到最后一页时,冷汗已浸透衬衫后背。

改编的匠心在剧本中处处可见:

编剧并未直接照搬史料,而是将真实事件化作人物命运的催化剂。

例如,剧中那位偷情报的裁缝阿秀,原型是一位真实存在的民间情报员,但编剧刻意弱化了她的英雄光环,赋予她贪生怕死的本性——她每次传递消息前都会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甚至因恐惧在雨夜蜷缩发抖。

然而,正是这样的“凡人”,却在最后关头将情报缝进戏服夹层,冒死送抵安全区。编剧在剧本旁批注:“英雄并非天生无畏,而是在恐惧中依然选择前行。”

她在确信这个剧本是个,难得一遇的好本子的那一瞬,便把剧本转发给姜明月。

她记得今天上午,她没课。

想来现在应该看到了。

洪知秀立刻拨通姜明月的号码。接通后,却听见那头传来含糊的声音:

“洪姐……我在看剧本,等会儿回您?”

随即是忙音。

三小时后,姜明月听见,客厅大门传来敲门声。

姜明月把门打开。

“洪姐,你随意。”

招呼完人进来,姜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