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 警徽映社区烟火,贝壳载家暖春秋(1 / 3)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警徽映社区烟火,贝壳载家暖春秋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李渊已经穿戴整齐。藏蓝色的警服熨得笔挺,肩章上的警徽在晨光里泛着淡金光泽,他对着镜子系好领带,又轻轻摸了摸口袋里的全家福——照片上苏瑶笑着靠在他身边,李阳举着贝壳,李悦扎着羊角辫,是上个月一家人去海边时拍的。

“不多睡会儿?”苏瑶揉着眼睛走出卧室,看到丈夫挺拔的背影,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软糯。她走过去帮李渊理了理衣领,指尖触到他领口的纽扣,“今天去社区走访,记得多带瓶水,最近天气热。”

“放心,局里给配了防暑物资。”李渊握住妻子的手,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背,“你今天去社区对接公益课,也别太累,下午我早点回来接阳阳和悦悦。”

两人相视一笑,厨房里已经传来轻微的响动。李阳穿着小警服样式的睡衣,正踮着脚够冰箱里的牛奶,看到爸妈,他举着牛奶盒晃了晃:“爸爸,我今天要跟你一起去社区!老师说要写‘身边的守护者’作文,我想写你!”

“好啊,但你得乖乖跟在我身边,不能乱跑。”李渊蹲下身,揉了揉儿子的头发。李悦这时也蹦蹦跳跳跑过来,手里攥着两个贝壳挂件:“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带着它,你们今天都会顺顺利利的!”

早餐桌上,煎蛋的香气混着牛奶的甜味弥漫开来。李阳捧着碗,小口吃着,还不忘跟李渊确认社区走访的细节;李悦则把贝壳挂件分别挂在爸妈的钥匙串上,奶声奶气地叮嘱“要好好戴着”。苏瑶看着眼前的一幕,拿起手机拍下这温馨的瞬间,存在“家庭相册”的文件夹里——里面已经存了上千张照片,记录着一家人的点点滴滴。

七点半,李渊带着李阳出门,苏瑶则开车前往社区服务中心。刚到门口,就看到社区主任王姐在等她:“苏总监,可算把你盼来了!咱们准备的智能设备课,老人们早就坐满教室了。”

苏瑶跟着王姐走进教室,二十多位老人正围着桌子坐好,看到她进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张阿姨,李叔叔,好久不见。”苏瑶笑着回应,拿起桌上的平板电脑,“今天咱们先学怎么用视频通话,以后想跟儿女孙子聊天,点开这个图标就行。”

课堂上,苏瑶耐心地一步步讲解,老人们听得认真,时不时举手提问。张阿姨拿着平板电脑,反复练习给远方的孙女发视频,脸上满是期待;李叔叔则缠着苏瑶,想学会怎么用导航,“以后想去找老战友,再也不用麻烦孩子了”。苏瑶一边教,一边帮老人们记录操作步骤,忙得满头大汗,心里却暖暖的——她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能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多便利。

另一边,李渊带着李阳来到社区。刚走到菜市场门口,就看到一位老大娘拎着菜篮子,脚步踉跄地差点摔倒。李渊立刻上前扶住她:“大娘,您没事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事没事,就是年纪大了,腿有点软。”老大娘喘着气,指了指菜篮子里的西红柿,“想给孙子做西红柿炒蛋,没想到买完菜就走不动了。”

李阳立刻跑过去,踮着脚想帮大娘拎菜篮子:“奶奶,我帮您拎!我爸爸说,助人为乐是好孩子。”

老大娘被逗笑了,摸了摸李阳的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李渊帮大娘拎起菜篮子,问清她家地址,一路送她回家。路上,李阳跟在旁边,认真地听李渊跟大娘聊天,还把自己口袋里的糖果分给大娘,小声说“吃了糖,腿就不疼了”。

送完大娘,李渊带着李阳继续走访。走到3号楼时,听到楼上传来争吵声。他立刻加快脚步上楼,看到一对夫妻正因为家务事吵架,孩子在旁边吓得哭。李渊赶紧上前劝架:“夫妻俩有话好好说,别当着孩子的面吵,吓着孩子多不好。”

李阳走到孩子身边,掏出自己的奥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