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归巢的勋章(3 / 4)

来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爸爸以后都在,你们的家长会,运动会,竞赛……爸爸一个都不落下。”

李悦愣了愣,突然扑进他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家长纷纷看过来,李渊却觉得,这三年亏欠的拥抱,亏欠的陪伴,都在这一刻,随着孩子的哭声,一点点回到了该在的地方。

三、厨房里的和解

周六的傍晚,下了场小雨。

李渊系着苏瑶那件浅蓝色的围裙,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锅铲,动作笨拙地翻炒着锅里的青菜。抽油烟机嗡嗡地响,他却能听见客厅里传来的笑声——李阳在给苏瑶讲学校的趣事,李悦趴在苏瑶腿上,缠着要梳辫子。

这是他回家的第二周。他递交了转业申请,昨天刚收到批复,红色的印章盖在“同意”两个字上,像一枚迟到的句号。苏瑶看到批复时,正在擦桌子,手里的抹布掉在地上,她弯腰去捡,头发垂下来遮住了脸,李渊没看清她的表情。

“火太大了!”苏瑶走进厨房,从他手里抢过锅铲,熟练地把火苗调小,“青菜要大火快炒,你这都快炒成炭了。”

李渊站在旁边,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她比十年前瘦了,眼角有了淡淡的细纹,可系着围裙的样子,比当年在军区大院跳交谊舞时还要好看。他想说点什么,比如“对不起”,比如“谢谢你”,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盐放多了吗?”

苏瑶没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你以前吃菜重,孩子们口味淡,我分了一半出来。”

他突然想起,自己从没告诉过她,这几年在外面执行任务,早就习惯了没什么味道的压缩饼干。可她记得,记得他所有的习惯,哪怕这些习惯早已被岁月改变。

晚饭时,李阳突然说:“爸,你转业了,以后要找什么工作啊?”

李渊夹菜的手顿了顿:“还没想好,可能……找个安保的活儿。”

“我觉得爸爸可以去学校当教官!”李悦举着筷子,眼睛亮晶晶的,“我们体育老师说,要是有军人来教我们格斗,肯定特别帅!”

苏瑶看了他一眼,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我托人问了,区里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在招辅导员,帮刚转业的老兵找工作,你要不要去试试?”

李渊的心里猛地一暖。他知道,苏瑶从不求人的,当年父亲重病,她宁愿自己多打几份工,也不肯开口向他的战友借钱。可现在,她为了他的工作,放下了所有的骄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晚饭后,李渊主动收拾碗筷。水槽里的泡沫沾湿了他的袖口,他却觉得很踏实。苏瑶靠在厨房门口,看着他笨拙地洗碗,突然说:“前几天整理东西,翻到你以前的日记了。”

“日记?”李渊愣了一下,那是他刚入伍时写的,记着些年轻气盛的豪言壮语,“早该扔了。”

“里面写着,说等立够十次功,就回来陪我种栀子花。”苏瑶的声音很轻,“阳台的花盆里,我留了块地方,一直空着。”

李渊的动作停了。他望着窗外,雨已经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亮了阳台——那里果然有个空花盆,旁边摆着两盆开得正盛的栀子花,香味顺着窗户飘进来,浓得化不开。

他转过身,看着苏瑶,突然发现自己欠她的,从来不是军功章和荣誉证书,而是一个完整的家,是每个清晨一起浇花的时光,是每个傍晚灯下共餐的温暖。这些他曾以为不重要的东西,恰恰是人生最该珍惜的勋章。

四、阳台上的月光

深夜十一点,客厅的灯还亮着。

李渊坐在沙发上,看着苏瑶给他缝补磨破的袖口。她的针法不算熟练,线脚歪歪扭扭的,可每一针都扎得很认真,像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任务。李阳和李悦早就睡熟了,卧室里传来均匀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