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秋窗下的笔迹,掌心的温度(3 / 3)

傲。”

李渊把自行车骑得慢了些,风拂过耳边,像极了部队拉练时的风声。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考了全班第一,父亲没说话,只是把他的奖状贴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每天擦桌子时都要多看两眼。

“晚上回家把卷子给爸爸看看。”他腾出一只手,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爸爸为你骄傲。”

五、台灯下的全家福

周日晚上,一家人围在客厅里做手工。李阳用钢管和螺栓拼塔吊,李悦给塔吊粘纸花,苏瑶坐在沙发上缝李渊磨破的袖口,他则在旁边裁硬纸板做底座。

“塔吊的臂要能转动。”李渊用轴承给塔吊装上旋转轴,“就像工地上的真塔吊,360度都能吊东西。”

李阳的手指被螺栓硌红了,却不肯停:“明天要给张老师看,还要给同学们讲塔吊怎么工作的。”

苏瑶把缝好的袖口举起来:“看看,像新的一样吧?”针脚细密整齐,比他在部队时军需股缝的还好。

李悦突然举起画笔:“我要给塔吊画个家!”她在硬纸板底座上画了座小房子,门口站着四个小人,手里都举着玉兰花。

夜深了,李阳和李悦早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做完的塔吊模型。李渊把模型放进他们的书包,转身看见苏瑶在书房整理相册。

相册里有张他穿着军装的照片,背景是沙漠,脸上还带着沙尘。苏瑶用红笔在旁边写着:“2015年,非洲,李渊32岁。”

“这张是李阳出生时拍的,你在演习,我让护士拍的。”苏瑶指着另一张照片,新生儿皱巴巴的,像只小猴子,“你看,他那时候就攥着小拳头,跟你打拳时一样。”

李渊的指尖划过照片,突然说:“下周家长会,我穿你给我买的那件蓝衬衫吧。”

苏瑶笑着点头:“好,再给你打条红领带,喜庆。”

台灯的光晕落在相册上,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模糊的水墨画。窗外的玉兰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晃,花瓣落在窗台上,像谁悄悄写下的诗。

李渊知道,他或许永远学不会像别的爸爸那样温柔细语,也做不出精致的点心,但他会用磨出老茧的手,给孩子修自行车,教他们认图纸,在他们的作业本上画笨拙的塔吊。

因为他守护的山河,从来都不只在边境线上,更在这台灯下的笔迹里,在掌心传递的温度里,在每个平凡却安稳的日子里。

夜色温柔,他们的家,就像这盏台灯,永远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