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并非一味退缩,而是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如今敌军气势汹汹,贸然出击,恐遭惨败。”
袁崇焕:“大人,下官深知其中利害。但若是能精心谋划,选准时机,或能出其不意,取得成效。”
熊廷弼:“袁将军有此胆略,实乃国家之幸。然行事务必谨慎,切不可意气用事。”
袁崇焕:“熊大人,和后金作战胜算几何?”
熊廷弼:“袁将军,明军之优,在于器械精良,城防坚固,且有充足粮草供应。然劣处亦甚明显,兵卒操练不足,士气时有低落,野战之能远逊于后金。”
袁崇焕:“大人所言极是。那后金之优,想必在于其骑兵剽悍,野战勇猛,将士团结一心。”
熊廷弼微微颔首,沉声道:“诚然,那后金的骑兵当真厉害得紧!他们行动迅速,如同疾风一般,令人防不胜防。且其作战时勇猛无比,毫无畏惧之色,内部又颇为团结,军令一下,莫敢不从。然而,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并非仅仅在于战场之上啊……”话至此处,他不禁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继续阅读
一旁的袁崇焕脸色凝重,目光冷冽如霜,接口道:“回大人,依下官所见,反观我大明朝,却是另一番景象。文官之间争斗不休,各方势力皆为自身权力与利益盘算,彼此勾心斗角,全然无法齐心协力抵御外敌。”说罢,他亦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熊廷弼再次长叹出声:“的确如此啊!如今这朝堂之上,自私自利之人比比皆是,真正心怀公义、为国为民者寥寥无几。正因如此,军事策略往往难以一以贯之地得到执行,军饷和军备的调配更是时常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袁崇焕闻言,眉头紧皱,急切问道:“大人,面对这般错综复杂的局势,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打破僵局呢?”
熊廷弼略作思索,缓声道:“袁将军,若要破此困局,首先必须要有果敢坚毅之将领挺身而出。此人不仅要能够整肃军纪,还要善于凝聚军心,使得全军上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此外,更需想方设法减少文官内斗对于军事行动的干扰,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上下一心,如此才有战胜敌人的可能。”
袁崇焕拱手抱拳,神色庄重地道:“多谢大人教诲,崇焕必定铭记在心,哪怕粉身碎骨,也定会竭尽全力,为保卫我大明疆土而浴血奋战!”
熊廷弼拍了拍袁崇焕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希望袁将军真能力挽狂澜于既倒,重振我大明军威,日月山河,大明永在”
……
思绪拉回,再仔细看这道雄关,袁崇焕更多了份信心。
山海关北起高耸入云、海拔高 519 北的巍峨角山,南至直抵渤海、气势恢宏的入海城老龙头,全线延展的长度约达 13 公里,宛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守护着一方疆土。其城池布局规整有序,呈现出四方形的格局,周长达到 4.6 公里之多。城墙高耸巍峨,高大 12 米,厚实坚固,足有 7 米之厚。尤其东墙顶宽极为宽阔,竟然可达 15 米有余,宽敞得足以让“十人并肩同行,五马并驾齐驱”。城墙内部以土夯实筑造,外部则用坚固的砖石砌成,如此构建使得城墙兼具稳固与美观。
城设有四门,东门名曰镇东,西门称作迎恩,南门唤作望洋,北门名为威远,每一门皆设置了重重关键的防御设施。此外,还设有 3 个水门,分别位于东南、西南、西北三个角落,其作用在于排泄城中积聚的雨水。城外四周精心疏浚挖掘了护城河,平日蓄水,战时则成为抵御敌军的重要防线。
城的四门上各自矗立着巍峨的箭楼,东面的城墙上更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等建筑,无一不是为了防卫而设。它们与那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五楼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