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禅院,袅袅香烟,松柏相映,钟鼓悠远,位处正中的大雄宝殿,端坐大日如来金身法像,通高三丈有余,示现七彩祥光,身披锦斓袈裟,配以璎珞环钏,眼帘低垂而面目慈和,正是悲悯众生之态。
如来金身前方分列五大明王法像,左边是东方降三世明王和南方军荼利明王,右边是西方大威德明王和北方金刚夜叉明王,中间则是中央不动明王。
东方降三世明王,密号最胜金刚,四面八臂而赤面怒目,双手合于胸前结印,其余分执剑、索、钩、绫、弓、箭六般法器,足踏大自在天与乌摩妃,凡贪、嗔、痴三毒皆可降服,又称月黡尊胜三世王。
南方军荼利明王,密号甘露金刚,四面八臂而金面短髡,双手交叉胸前结印,其余分执叉、杵、枪、戟、轮、瓶六般法器,身着紫色地散华锦天衣,周身盘绕无数赤黑蟒蛇,又称甘露明王或吉利明王。
西方大威德明王,密号威德金刚,六面六臂而青面虬髯,双手分别张弓搭箭,其余分执刀、剑、索、棒四般法器,身着青缯衣与虎皮裙,胯下骑乘一头青牛,足踏地狱饿鬼与九幽冥龙,又称降阎魔尊。
北方金刚夜叉明王,密号啖食金刚或调伏金刚,三面六臂而黑面五眼,分执杖、杵、轮、铃、弓、箭六般法器,周身遍饰金珠美玉,三昧莲焰燃如劫火,能够啖食一切恶业终生,又称金刚尽或大黑天。
中央不动明王,密号常住金刚,背负猛火而紫面赤眉,顶上有七髻,辫发垂于左肩,左眼细闭,下齿啮上唇,嘴角两侧露出尖锐獠牙,手执智慧剑与金刚索,端坐一尊磐石之上,又称不动尊或无动尊。
五大明王驾前摆放一座金刚莲台,莲台之上铺设锦缎,一位红衣僧人正自瞑目打坐。
端看此僧须发皆白,脸上却无丝毫皱纹,一派沉静内敛气象,正如雪域圣山一般岿然不动,令人一见之下心生敬畏。
红衣僧人手拈一百单八颗珊瑚念珠,口中默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蓦地只见他长眉一轩,睁眼看向殿门,目光神光骤放之刻,高宣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叶教主果然一马当先,老衲在此久候了。”
红衣僧人话音未落,不世魔君昂然步入,手中邪戟顿地,睨视间哂然道:“不错,的确是你这妖僧,本座虽然记忆残缺,对你却颇有印象,看来你我之间渊源不浅。”
红衣僧人微微一笑,缓缓点头道:“叶教主记得老衲,老衲感慨之余倒也欣慰,至于你我之间的渊源,不知你可还记得蜀中唐门?”
叶行歌皱眉道:“自然记得,本座当日为义姐伸冤报仇,曾舍命一战唐门诸恶,可惜最终功败垂成。”
“但本座岂容恶徒逍遥法外,神教立足西疆之后,立刻挥师征讨唐门,将其满门老幼尽皆诛杀,连带数百年基业付之一炬,非如此难消心头之恨!”
红衣僧人轻叹道:“叶教主虽是为义姐伸冤报仇,但造下如此杀孽,实在有伤天和,日后必定返诸己身。”
叶行歌冷哼道:“妖僧不必苦口说教,难道你与蜀中唐门有何瓜葛,所以才为他们鸣不平?”
红衣僧人摇摇头道:“叶教主想岔了,你说到当日舍命一战唐门,那结局自是十分惨烈,甚至险些当场陨落吧?”
叶行歌眼神一凛,顿了顿才又道:“本座似乎想起来了,当日本座身受重伤,承蒙一位前辈相救,但他并不精于岐黄之术,于是将本座带往雪域,寻访名医救治。”
“本座记得那是一座寺庙,建在巍峨雪山之顶,寺中有座九层宝塔,每日朝阳初生之际,塔顶便现出金色佛光。”
“那位前辈正是在寺中取得灵药,又与你合力冲开本座血脉淤阻,本座才得以痊愈。”
红衣僧人莞尔道:“善哉善哉,叶教主还记得这段经历,那处寺庙唤作金顶浮屠,如今已更名作正法浮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