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抽出几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与精湛的学识,在昏黄的烛光下仔细翻阅、比对。
许久之后,李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一丝喜色,急忙奔回大殿,向王虎禀报:“陛下,微臣经观察天象、推算历法,又辅以占卜之术,确定明日便是良辰吉日,此日天光澄澈,星象祥和,紫薇星闪耀于正位,实乃适合登基继承九五至尊之时。”
王虎听闻此消息后,原本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些,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此刻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情况异常紧急。于是乎,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给礼部尚书:“既然登基的具体时间已然确定下来,那么礼部应当立刻行动起来,着手开始筹备明日的登基大典。朕希望这次的登基典礼能够尽量从简办理,然而,必要的仪式感绝对不能缺少。我们必须要通过这个典礼,让全天下的臣民都能深切感受到朕的坚定决心以及对于大宋江山社稷的责任和担当!”
得到旨意后的礼部尚书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躬身领命离去。只见他步伐匆忙而稳健,衣袂随风飘扬,仿佛一片翻飞的云彩般急速远去。就这样,一场虽然简约但又不失庄重肃穆的登基大典筹备工作,在这令人倍感紧张的气氛之中迅速地展开了序幕。整个宫廷上下顿时忙碌起来,人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投入到这场盛大活动的前期准备当中。
次日清晨,曙光初现,太和殿已被装点得庄严肃穆。虽言从简,却也处处透着皇家威严。红毯从殿门直铺至宝座之前,两侧的龙凤烛台火焰摇曳,光影在金砖地面上舞动。
王虎身披一袭金光璀璨、绣着九条张牙舞爪巨龙的华丽龙袍,头顶一顶高耸入云、镶嵌着无数宝石珍珠的通天冠,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有力,如同山岳移动一般,向着太和殿坚定地走去。在他的身后,紧紧跟随的是一群忠心耿耿的臣子们,他们一个个身着庄重肃穆的朝服,神情严肃且充满敬意。
伴随着王虎那气宇轩昂的身影踏入大殿,悠扬而雄浑的钟鼓声骤然响起,犹如万马奔腾之势,响彻整个皇宫内外。这悠长的声响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似乎在向广袤的天地郑重宣告:新皇已然登基!
王虎步履从容地缓缓登上象征着无上权力和尊严的宝座,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眸威严地扫视着全场。只见殿下,文臣武将们按照各自的官品级别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每个人都毕恭毕敬地下跪行礼,齐声高呼“万岁”之声震耳欲聋,几乎要冲破宫殿的屋顶。
此时,钦天监监正李晴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用于祭天的洁白无瑕的玉牒以及散发着淡淡檀香气息的精致香炉,稳步走上前去。王虎面色凝重地从李晴手中接过玉牒,然后毅然决然地起身,朝着殿前庄严肃穆的天坛大步流星而去。当他稳稳地站立在天坛的正中央时,先是深吸一口气,接着将手中的玉牒轻轻地放置在香炉之上。随后,他微微闭上双眼,口中开始念念有词,虔诚地向上苍祈求庇佑繁荣昌盛的大宋王朝,保佑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更期望上天能助力于他一雪前耻,重振山河,让国家再度恢复昔日的辉煌与荣耀。
就在这时,缕缕青烟从香炉中袅袅升起,渐渐地在空中弥漫开来。这些轻烟宛如灵动的仙子,在清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翩翩起舞,仿佛承载着王虎那颗雄心勃勃的心志,一路扶摇直上,直至冲入九霄云天之中。
礼毕,王虎重回宝座。太监总管手捧玉玺,缓缓走到王虎身前,高举过头。王虎伸出双手,接过这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接着,王虎开始颁布即位诏书:“朕今日登基,深感惶恐,然国之重任在肩,不敢有丝毫懈怠。往昔,我大宋遭受金兵侵扰,山河破碎,百姓蒙难。朕必以恢复山河为己任,整军经武,选贤任能。凡我大宋子民,皆当同心同德,共赴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