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为陈工的“向下看”雷达补上了最关键一块拼图的江夏,此刻心情格外舒畅。
这小子为何对这件事如此上心?
或许是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只要滤波算法足够精准,这台被戏称为“雷达”、实则更接近大功率超低频脉冲发射与接收系统的设备,其潜力远不止于勘探地下结构。
它不仅能探测异常,更有可能对异常体的性质进行初步分辨。
物体……人的身体,又何尝不是一种具有特定电磁响应特性的“物体”?
如果这台设备的能力精进到足以分辨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独特响应,那么,这个“向下看”的装置,是否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原始的生命探测仪?
想到那片永远铭刻在祖国母亲记忆中的疮疤与痛楚,江夏不自觉地双手握拳,紧了又紧。
但很快,他又缓缓松开。没事,时间还早,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去改变!
芯片的成功,如同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江夏无数想法喷涌而出。
插值芯片是不是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伯龙那边正在攻关的激光测距仪,此刻正卡在精密测距的核心部件上。他们最初选择的是耐用的涡流编码器。
这玩意利用线圈与金属齿轮间产生的涡流变化来计数,尤其适合高污染、高振动的恶劣环境,理论精度极高。
但问题是,其核心的微型金属齿轮对加工精度要求达到了变态级别,即便动用了最好的加工中心,成品率也低得可怜,最后几乎要靠老师傅凭感觉手工打磨,效率奇低,成本高昂。
如今有了自产的芯片和现成的LED光源,为何不转向开发一种更廉价、更易量产的光电编码器呢?
虽然江夏并不完全清楚具体的设计细节,但知道这玩意是激光测距仪里“让测量结果变得既准又稳”的关键配角。
以及它核心功能是把“机械位移”变成“电子脉冲”就行了。大方向给出,原理点明,伯龙那群技术牛人自然能把它实现出来。
……
芯片的突破,让江夏手头好几个项目都看见了提速的曙光,这感觉真好。
心情大好的他,甚至开始期待师叔熊厂长答应带来的那顿丰盛晚餐了。
惬意地伸了个懒腰,信步走到门口,却看见大老王正带着唐连长和几名战士,低眉臊眼地把中午刚搬上来、用作临时掩体的沙袋又一个个往下扛。
“嗯?”江夏愣住了,满脸疑惑,“不是刚决定把七所这栋楼作为临时驻地吗?这怎么又拆了?”
是的,掩体……
惯常做最坏打算的唐连长依托七所的办公楼,构思了好几个防御阵地出来。
这沙袋还是唐连长他们中午和徽章战士跑到研究所后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刨来的冻土块和黏土。
要知道这时候,东北大地还没完全化冻,挖些黏土,可是费了老鼻子劲。
“你们这又是唱的哪一出?难道要来个狡兔三窟?”江夏不解。
大老王一脸晦气,压低声音:“李老发的命令,让咱们今晚就撤,回四九城。”
“撤?” 江夏的笑瞬间僵住,“我这刚想大展拳脚,怎么突然要撤?”
“李老说外面局势紧,怕刘世才那边搞事,让你先安全回去。” 大老王叹了口气,丝毫不提自己的弄巧成拙……
江夏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他首先想到的是:李老突然下达这样的紧急命令,必然是掌握了某些他所不知道的、极度危险的情报。
出于安全考虑,听从命令似乎是最合理的选择。
嗯,对滴。江夏是个乖宝宝,才不是怂。
江夏正打算说服自己接受这个安排,却听到大老王在一旁愤愤不平地低声嘀咕,说有机会非得向大大老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