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就因非战斗减员超过三成,只能仓促撤军。
久而久之,基尔夫只能在北部边境修建 “冰墙哨站”,用木石与冻土垒起高墙,勉强阻挡部族的小规模突袭,却始终无法将疆域真正推进到利兹坦腹地。
可对利兹坦的蛮族而言,“不服从” 不代表 “能威胁”。
这些部族虽战斗力强悍,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团结。
部族间常因争夺优质牧场、珍贵的盐矿,甚至是驯鹿群的归属而爆发冲突 —— 去年冬天,两个部族就因一片能越冬的针叶林打了半个月,双方死伤上百人,直到基尔夫的边境哨站趁机抢走了两族储存的肉干,才勉强停手。
即便偶尔有部族首领想联合周边部族,共同对抗基尔夫,也总会因为 “谁来当盟主”“战利品如何分配” 而争执不休。
一次一个部族首领曾召集五个部族在冻谷会盟,结果会议开了三天,非但没定下作战计划,反而因为某部族迟到,引发了新的冲突。
这种 “各自为战” 的状态,让利兹坦的蛮族始终只能 “自保”,他们能打退基尔夫的进攻,却没法组织起大规模军团,向南突破基尔夫的边境防线,更别说威胁到帝国的核心区域。
对基尔夫而言,此时的利兹坦,更像 “常年发作的疥癣之疾”—— 虽烦人,却不至于动摇根基。
真正让基尔夫皇室忌惮的,是利兹坦 “从部族联盟转向统一国家” 的可能性。
基尔夫帝国的疆域本就呈 “东西长、南北短” 的形态,东部的福斯特瑞王国现在已经被天国渗透,西部要应对霍夫曼行省的反叛军,西南部更有强大的神圣雄狮帝国虎视眈眈,南部是天国的铁杆盟友西玛共和国。
一旦北面的利兹坦蛮族突然团结起来,建立起有组织、有规划的国家,有了统一的指挥体系,能协调各部族兵力;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能集中力量突破某一处边境防线,那么基尔夫帝国将陷入 “四面受敌” 的困境。
北部边境千里防线,若有一处被突破,蛮族军队就能顺着冻谷南下,威胁基尔夫北部的粮食产区;为了阻挡进攻,基尔夫不得不从东部、西部调兵北上,这会导致其他方向的防御空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到时候不但要应付周边国家的蠢蠢欲动,更棘手的是,基尔夫的财政本就因常年征战紧绷,若北部爆发大规模战事,军费开支将陡增,可能引发国内税赋加重、民怨沸腾的连锁反应。
如今,基尔夫的情报部门常在利兹坦地区安插线人,密切监视着各部族的动向 —— 他们不怕某个部族的突袭,怕的是某天清晨,北境的风雪里,突然竖起一面属于 “利兹坦王国” 的旗帜
对基尔夫而言,利兹坦地区就像一把悬在北境的 “冰刃”:它此刻虽因部族分裂而钝涩,却一旦被磨利,便会直刺帝国的心脏
这种 “潜在的威胁”,比常年的边境冲突更让皇室焦虑 —— 毕竟疥癣之疾可治,心腹之患难防。
现在突然出现的这个图斯拉克纳王国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正好打在基尔夫帝国的七寸上,不得不让马杰拉捷娜二世提起敏感的神经。
直到现在,德玛拉大陆这半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才让诸国看清了天明帝国那位女皇帝的霹雳手段,这不是一件件安排好排队发生的事件,这是一套精准的组合拳。
从瑰丽联邦合众国的兴起,再到福斯特瑞王国的权力更迭,在充分吸引了基尔夫帝国的视线之后,便是霍夫曼王国搅乱帝国西部边境的重拳出击,还没等马杰拉捷娜二世反应过来,北部蛮族的利兹坦地区又竖起了图斯拉克纳王国的大旗。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打的基尔夫帝国找不到北,想要反击都无从下手,现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