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重建珞珈山,玄门菩萨道(2 / 3)

灯。

此舟不载凡俗,只渡有缘,可穿梭苦海,接引迷途之人。

"紫竹原是慈悲骨。"

杨婵会意接道,手中杨柳枝轻点。

洞内石缝间忽生新笋,转眼长成紫玉般的灵竹。

竹节生光,竹叶沙沙作响,竟似在诵念《清净经》。

竹影婆娑处,恍若时光回溯。

"若要问得真境界。"

天尊朗声一笑,袖中抛出一卷金册。

那金册展开,化作漫天篆文,在十二楼阁间流转。

每个字都蕴含大道真意,观之可悟生死玄机。

"且听潮音十二楼。"

杨婵素手轻扬,洞外海潮忽涨。

潮声涌入洞中,与十二楼风铃共鸣,竟演化出天地初开时的鸿蒙道音。

潮起潮落间,隐约可见十二楼阁内各有道人虚影盘坐,或抚琴,或弈棋,或讲经,演绎着不同的修行境界。

这时忽见天边祥云涌动,一道纯白仙光自九天垂落,白莲童子脚踏莲台飘然而至。

杨婵见状,立刻迎上前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童儿,你不在老师身边侍奉,怎会来此?可是老师有何谕示?"

白莲童子微微一笑:"见过师叔。奉娘娘法旨,特来传谕。"

听闻是金灵法旨,杨婵当即整理衣冠,恭敬跪地。

太乙救苦天尊亦肃然而立,静候法旨宣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童子清声宣读:"今西方教大兴,天机显化,南海乃三界气运交汇之地。杨婵,你本为玄门正宗,却与佛门有缘。今着你以玄门之身行菩萨道,广结善缘,调和东西,普度众生。"

法旨宣读完毕,杨婵双手接过玉简,心中明悟,轻声道:"弟子谨遵老师法旨。"

白莲童子又取出一物,乃是一串晶莹剔透的菩提念珠,递与杨婵:"此乃娘娘赐下的‘善缘菩提’,持之可明心见性,助师叔行菩萨道。"

杨婵接过念珠,指尖触及的瞬间,顿觉心神澄澈,似有无量智慧涌入灵台。

轻挥衣袖,潮音洞上空顿时浮现出三十二应身,每一尊都手持不同法器,却皆带慈悲之相。

杨婵微微颔首:"请童儿代我谢过老师恩典。"

白莲童子含笑点头,脚下莲台再起,祥云托举,飘然而去。

太乙救苦天尊抚须笑道:"妙哉!玄门菩萨,东西合流,此乃天数。杨婵,你此番机缘,当为三界开一新局。"

杨婵望向南海波涛,目光深远:"既承天命,自当尽力而为。"

三十三重天外,混沌大罗天,三清圣人端坐云台,目光穿透无尽虚空,望向南海普陀山方向。

只见瑞气千条,紫霞漫天,玄门气运竟在西方大兴之势中开辟出一条新路。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道:"此女以玄门根基行菩萨道,既顺应天道大势,又不失我道门真传,当真是妙哉。"

灵宝天尊笑道:"今日杨婵立道南海,以宝莲灯渡世,以杨柳枝济厄,正是我玄门慈悲之道的显化。"

道德天尊拂尘一挥,淡然道:"既如此,当正其名位。"

话音一落,一道金光自离恨天飞出,化作敕命降于南海——

"今奉三清太上敕命:杨婵证道慈悲,普度众生,当为五方五老之一,号‘南海南极观世音’,统御南海,教化万灵。"

与此同时,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准提二圣亦有所感。

准提道人笑道:"此女与我西方有缘,当为我未来佛门大圣。"

接引道人点头:"她虽承玄门法旨,但行菩萨道,日后必有佛缘,可为我佛门‘观自在菩萨’。"

二圣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只待机缘成熟,渡此女入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