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仁和陈望的东西战略分歧(2 / 4)

冲突,也不失政治风度。

反正,他不听也没用,人家才是战区司令,那还不如表个态,挣个政治上的满分。

李宗仁颇为满意地轻轻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

这个小年轻,如此识大体,确实是个可塑之才!

但他很清楚,表面上的和谐并不代表真正的共识,战局的核心问题依然存在。

接着,李宗仁抬了抬手,让参谋长继续详细分析当前的局势,会议的氛围又重新凝重了起来。

“松江战场的失利,使得日海军的力量,也成为了徐州一战中的重要变量,他们随时可能在海州地区发动突袭,时刻威胁着我大军的后方。

这其中,特别是板垣四郎的第五师团,现正驻守在维县一带,而青岛附近,也集结了从松江撤下来的如今第十三、第一零一师团。

这些部队的实力相当强劲,在海军的支援下,可以同时威胁吕县,临沂,日照,海州等地区。

庞炳勋的兵团,根本不敢撤出海州,加入北面的战局。”

参谋长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在西侧,运河一带,日军只有第十师团和济南地区的一零九师团,周围山地众多,地形复杂,兵力调动困难,相对来说是我们的优势地带。

我们如果能集中力量,迅速突破西线,便有可能取得胜利!”

李宗仁听完,沉吟片刻,并没有直接说话,而是转向韦运和孙震两人:

“韦军长,孙军长,眼下的局势,若是你们,打算如何部署?”

韦运思索了片刻,问道:

“李长官,我认为敌人实力强大,我们不应直接与之硬碰硬。

我军是否需要进行集中兵力,进攻鬼子的薄弱之处?”

李宗仁淡淡一笑,目光深邃,随即沉声道:

“我也正有此意,若是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定能在西线,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说着,他目光看向陈望,接着道:

“陈军长,我计划让‘新一军’北上去佯攻维县,吸引云集在东线的鬼子主力。

‘新一军’各部都是精锐,不久之前才在松江战场上大败日军,势头正猛,又战力强悍,日军各部定会对你们很是忌惮。

咱们正好利用这一点,尽可能地将日军注意力吸引到维县,从而为主力集结创造机会。”

孙震等人听后,纷纷附和道:

“不愧是李长官啊,战略眼光就是独到!

陈军长的‘新一军’是咱们国府当之无愧的精锐部队,而且装备充足,若是进攻维县,无疑能一举打乱鬼子的部署。

而且,鬼子对‘新一军’的忌惮不言而喻,必定会集中兵力进行防守的!”

陈望眼中闪过一丝担心,他并非不认同声东击西的战术,可李仁的战略,很明显存在致命缺陷。

但李仁听了,已经微微颔首,接着提出了更具体的部署:

“我计划趁鬼子主力还未集中,调集两个集团军,进攻济宁和邹县,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他顿了顿,随后客气地问道:

“陈军长,不知道是否能从你这里借出装甲团,用来突破鬼子的防线?”

陈望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开口道:

“如果李总司令认为装甲团必要,我自然没有问题。”

但随即,他又话锋一转,冷静地说道:

“但李总司令,我认为西线的日军防守非常坚固,与其在县城一带与其硬碰硬,倒不如选择利用临沂北面的山地,诱敌深入。

日军在那里的兵力虽然多,但山地作战不利于他们的机械化部队展开,这反而是我们最需要加以利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