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它贵得离谱。 就像新车,人人都想要,可谁买得起? 就算是蓬雷,只要自家厂子还没正式开动,他压根儿就不会碰闪存这玩意儿。 按他的估算,有了高腾这波操作,闪存真正铺开,怎么也得等到明年下半年。 …… 五亿美元的单子,谁见了不眼红?西芝更不可能放过。 高腾提的条件,不管合不合理,西芝全都咬牙应了——钱都到账了,还计较啥? 其实高腾的要求真不算过分。 连保密协议都直接签了,西芝连犹豫都没多犹豫。 违约金高到离谱,西芝心里门儿清:这哪是合作,这是高腾下一盘大棋,要把高端市场彻底焊死。 西芝暗自庆幸,幸亏自家没搞mp3,不然这天降横财,哪轮得到他? 看着高腾一个个脑洞满天飞,他更觉得庆幸——这种对手,还是当客户,别当敌人。 “蓬总,跟西芝签完约,咱下代mp3是不是就主打超薄了?”合同一签,管云超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1英寸的微型硬盘,再配上高腾自研的高密度电池——这组合,简直是要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 别人还在折腾1.8英寸的机械盘,高腾已经瞄准了更小的尺寸。 “不,下代我们出两款。”蓬雷摆摆手。 “一款继续用1.8英寸盘,拼容量、拼续航,主打‘猛’;另一款用1英寸盘,主打‘薄’,能塞进裤兜里。” “两手抓,咱就不怕别人搞差异化——他们想挤进来?门都没有。” 名字他都想好了:1.8英寸的叫“高腾d3”,1英寸的叫“高腾d3mini”。 两条路,堵死所有人的退路。 为啥?就因为mp3这暴利生意,还剩最后一点尾巴没咽完。高腾得趁这机会,把高端市场一口吞干净,利润全攥手里。 “真的?太棒了!”管云超一听,眼睛都亮了。 以前高腾只走高端,从不搞机海战术,产品线少得可怜,两个主力型号撑全场,店里一堆充电器、耳机充门面,他都替自己脸红。 “骗你干嘛?”蓬雷白了他一眼,“这事儿你心里有数就行。” 他话锋一转:“接下来,销售部重心,全部给d2pro。屏幕是进口的,其他全国产。” “认证赶紧跑起来!千万别让某些人钻空子,明白?” 这话听着有点敏感,但在这个年头,再正常不过。 不是说咱们是“世界工厂”吗? 是啊,可那时候的“中国制造”,在洋人眼里就是便宜、劣质、组装货的代名词。 好多合资厂,干的活儿就是拆包、焊板、贴标,根本没技术含量。 蓬雷清楚,要是没提前把认证搞定,那些大厂分分钟借题发挥,给你扣一顶“山寨”的帽子。 “蓬总,您放心,海外认证我们早开始跑了!”管云超拍胸脯,“谁要敢瞎逼逼,咱们直接甩一摞测试报告,砸他脸上,看他嘴还硬不硬!” 这话听着豪气,但管云超比谁都紧张。 他老琢磨,蓬雷哪来的底气?面对那些跨国巨头,居然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在他眼里,蓬雷就俩字:硬刚。 不服?干就完了。 他不知道,蓬雷脑子里装着的,是另一个时代的记忆。 那年,歼-20首飞,杨总师在镜头前说:“天上十五架,地上还有一堆呢。” 有这么硬的国家当后盾,有什么好怕的? 更何况,他还有系统在手。 “嗯,现在我们需要他们的认证,证明咱们够格。”蓬雷点点头,“但未来,我希望——高腾的认证,变成全世界最权威的那一个。” 他声音低了点。 多少年后,国外的认证还卡着脖子,厂商还得掏钱
第868章 他们想挤进来?(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