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司礼监郑和(1 / 2)

廷尉府右监正府邸书房中,灯火通明。“刘大人,您觉得举荐制到时候,真的会被王上废除吗?”司礼监的主管大人郑大人一脸愁容的问坐在他对面的廷尉府的是右监正刘礼仁。

刘礼仁看着在他对面着急忙慌的郑和是一脸的无语。他知道郑和这个人,没什么本事,靠的就是当年举荐制才上来的,所以去的也是司礼监这么个没什么重要位置的地方。

如今本来他这段时间,还想靠自己的官位举荐自己的儿子郑好也当一个咸阳的小官,到时候好一步步上来。结果就因为九公子嬴骜提出来的要改变举荐制,增加一个科举制,而且第一站就是在咸阳城用上,这就让他慌了神。

毕竟他们父子俩都是没什么本事的人,如果真的靠科举,那他儿子是废了。

刘礼仁端起桌上的茶盏,用手轻轻揭开盖子,一股清香顿时扑鼻而来。他微闭双眼,轻抿一口,感受着那股温热的液体在口腔中流转,然后缓缓咽下。

放下茶盏后,他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郑大人,这举荐制已经存续多年,想要废除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郑和一听,心中更加焦急,他不停地搓着手,额头上的汗珠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愁容地对刘礼仁说道:“刘大人,您可得帮帮我啊!要是我儿子没了这当官的机会,我这后半辈子可就没了指望了啊!”

刘礼仁看着郑和如此失态,心中不禁有些厌恶,但他还是强忍着情绪,耐着性子解释道:“郑大人,你先别急嘛。这科举制虽然被九公子提了出来,但要真正推行下去,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呢。而且,朝中对于此事的反对声音也不少,到底能不能成功推行,现在还很难说啊。”

郑和听了刘礼仁的话,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他的眉头依然紧紧皱着,脸上的担忧之色并未减轻多少。

他叹了口气,说道:“刘大人,话虽如此,可万一这科举制真的推行了,我儿子可怎么办呢?他从小就立志要当官,这要是没了机会,他得多伤心啊!”

当然,郑和这话就是忽悠刘礼仁的,毕竟自家结的苦瓜,自家太知道了。他家儿子现在就是躺平的混吃等死的,怎么可能那么积极当官。不过为了儿子的将来,这种话当然是不能说的。

刘礼仁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你让你儿子这段时间好好准备,我这边也会留意着,看看能不能在科举之前,给他谋个其他的出路。”

郑和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起身,对着刘礼仁深深一揖:“多谢刘大人,多谢刘大人,您的大恩大德,我郑和没齿难忘。”

刘礼仁摆摆手,示意他坐下:“郑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咱们同朝为官,本就该相互照应。”

“只是,你也要让你儿子争点气,别到时候连个机会都抓不住。”郑和连连点头:“是是是,刘大人说得是,我回去一定好好教导他。”

刘礼仁端起茶盏,又轻啜一口,目光落在郑和身上,语气多了几分郑重:“郑大人,科举之事虽未定,但你儿子若想有所作为,除了等待机会,自身才学与德行亦不可轻忽。”

“如今朝中局势微妙,九公子虽得部分支持,可反对声浪亦不小,你儿子若能在这段时间内展现出过人之处,即便科举真的推行,也未必没有一席之地。”

郑和听得连连称是,眼中闪过一丝心虚:“刘大人放心,我回去定督促他勤学不辍,不负大人期望。”

毕竟郑和可太知道自己儿子的本事了,那真的是一个废物啊,可是在外面,起码装的人模狗样的,所以很多人知道郑好没什么本事,但是也不知道他废物成什么样子,所以很多人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

加上天天在家不敢出门,说出去就说在家苦读四书。靠着这个还在外头得了个中庸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