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步枪-STG.44
第一支全面量产的突击步枪是1942年在苏德战场上出现的MKB42突击步枪。1934年德国军方感到需要一个比7.92×57mm威力小一些的弹种,随即与马格德堡市波尔特工厂签订了一项开发新枪弹的合同,该厂于1941年开始生产7.92mm步兵用短弹,此弹将原7.92大威力弹弹壳由长57mm减至33mm,装药量由47格令(约3克)减至24.6格令(约1.6克),弹头重由198格令(约12.8克)减至123格令(约8克)。1938年德国军方与苏尔市黑内尔兵工厂签订合同,开发一种轻型自动步枪,发射新短弹,并要求试制50支样枪,胡戈·施迈瑟(Hugo Schmeiser)担任方案设计师。1941年1月,德国军方又与黑内尔工厂和华尔特工厂签订另一合同,要求于1942年8月生产200支发射新短弹的样枪,方案设计师是布劳宁(Brauning)。1942年,黑内尔厂生产支新枪,型号定为MKb42H),沃尔特厂生产8000支,型号定为MKb42W)。按MKb系德文Maschinenkarabiner的缩写,意为“冲锋卡宾枪”,后又改称MP43冲锋枪,MP系德文Maschinenpistole(冲锋枪)的缩写,至1944年始正式定名为Stg44突击步枪,Stg系德文Sturmgewehr(突击步枪)的缩写。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德国Stg44的主要特点是火力猛烈,点射和连续射时,由于使用了中间型威力枪弹-在原7.92x57mm毛瑟弹上,缩短弹壳长度(7.92×33mm),易于掌握,在一定的距离上具有相当好的射击精度。《现代火器》用一句颇有风趣的话语来描述突击步枪:“It represented the first essful marriage between the rifle and the submachine gun”(突击步枪表明是步枪和冲锋枪间最美满的婚配)。这句话的含义可以作如下理解:突击步枪既不完全是步枪,也不能说是冲锋枪,它是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在缩短的作战距离上,需要有更高的火力威力和更好的机动能力),将步枪和冲锋枪所固有的最佳战术技术性能成功地结合起来,并且具有首创特点。
这种新型步枪,德国人称为“Sturmgewehr”,按德文中“Sturm”的本意是“暴风雨”,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暴风雨式的步枪”,当然在军事上“Sturm”也引申为“冲击”、“突击”、“冲锋”等。英国人、法国人对“Sturmgewehr”并没有采取“字面直译”为“Storm rifle”和“le fusil d`orage。而是使用了引申的军事术语,即分别定名为“assault rifle”和“1efusil d`assaut”。前苏联的M43中间型威力枪弹研制开始时间大致和德国M43短弹相当而研制成功稍后。使用这种枪弹的AK-47理应和德国的Stg44一样,可是它却名为“ABTOMAT”(自动枪),而没有采用“ШТУРМОВАЯ ВИНТОВКА”(突击步枪)。原因是俄罗斯在20世纪初研制的M1916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就是用“ABTOMAT”命名的。前苏联也不能直接引用当时的敌人纳粹德国首创和使用的枪名。尽管俄罗斯的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出现时间早于法国的利贝罗勒自动步枪,但由于费德洛夫M1916发射的日本6.5mm有坂步枪弹并不被认为是中间型弹药,因此西方军事家普遍认为利贝罗勒才是世界上第一种突击步枪。
这里产生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汉译名“突击步枪”是否和“Sturmgewehr”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