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葛强交代田嘉明,伟正给出新指示(3 / 9)

制药厂的考察组还没下来实地调研呢,你怎么就能下这样的结论?凡事要讲程序、讲规矩嘛。”

孙友福了然一笑,分析道:“红旗书记,从今天省制药厂的接待规格和重视程度来看,什么调查评估,恐怕都只是走个过场了。这个项目,必然是要落户咱们东原了,这一点我敢肯定。毕竟,王蓉董事长今天的表态,已经释放了足够的善意和倾向性。”他顿了顿,继续深入分析,“第二,从各方面条件来看,东洪有朝阳县长坐镇,曹河县有您红旗书记亲自抓。我们平安县呢?只有我孙友福。唉,现在平安县唯一的‘优势’,恐怕就是洪水还没完全退去,灾区重建千头万绪。”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自嘲,却也清醒无比,“商场如战场,战场上不相信眼泪,市场竞争同样也不相信眼泪。平安县眼下除了灾情,拿不出更有竞争力的筹码,省里的考察组怎么会优先考虑我们呢?”

郑红旗听完孙友福这番透彻的分析,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判断。毕竟,分管工业的臧登峰副市长、还有已经调离但余威犹存的前市长齐永林,都在不同场合为曹河县说过话。这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到了熟悉的“白山羊肉汤馆”,时间刚过五点半。虽然外面太阳已经落山,但小包间里依然有些闷热。

谢白山今天并没有跟着我去省城,而是在店里帮厨。看到我们进来,他很有眼力见地有意回避了。我之前让晓阳给他交代过,尽量少在领导面前露面,保持低调。所以谢白山只是穿着那件蓝色大褂,在后厨默默忙活着,偶尔探头看一眼,又很快缩了回去。

落座之后,郑红旗很自然地解开了衬衫最上面的两颗纽扣,露出了脖颈。孙友福更是干脆,直接将身上那件带领的T恤脱了下来,赤着上身,顿时少了平日里那份县委书记的威严,多了几分市井的随意。我看到两位领导都已经如此“坦诚”,也就没必要再拘着,同样脱掉了上衣。三人赤膊相对,吹着风扇,顿时感觉凉快了不少。

郑红旗很坦然地往椅背上一靠,笑着说道:“朝阳啊,今天这顿饭,你来请啊。”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长辈般的熟稔。

我没问为什么,爽快应承下来:“没问题,书记。”我知道郑红旗清楚这家店和我有些关系,但他既然这么直接开口,就是一种不见外的表示。

这时,服务员抱来一捆用绳子扎好的啤酒,瓶身上还挂着冰凉的水珠,显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

孙友福拿起一瓶,端详了一下标签,有些惊讶地说道:“诶?这不是临平县产的啤酒嘛?”他说着,从裤带上解下一串钥匙,用钥匙串上附带的一把小巧而锋利的水果刀,利落地割开了捆扎啤酒的绳子。随即拿起一瓶,认真地看了起来。

孙友福笑着评价道:“哎呀,这临平县,搞啤酒搞得还可以嘛。说生产就生产出来了,动作挺快。”

郑红旗笑道:“友福啊,别光顾着研究啤酒了,先给大家每人倒上一杯,解解暑气。”

我自然地从孙友福手里接过啤酒瓶,从旁边的餐边柜上拿过三个干净的玻璃杯,逐一斟满。金黄色的酒液倒入杯中,泛起丰盈洁白的泡沫。

郑红旗拿起一杯,在鼻子下面轻轻嗅了嗅,说道:“说实话,我啊,还是喝不惯啤酒这个味儿。但这么热的天,喝白酒又燥得慌,所以喝点啤酒倒也能去去暑气。”

一杯冰凉的啤酒下肚,每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下午的疲惫和车马劳顿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这时,服务员又端上来两盘拌黄瓜、油炸花生米菜。三个人之间其实都非常熟悉,我也有意缓和一下郑红旗和孙友福之间因竞争可能产生的微妙情绪,便主动献殷勤,端起酒杯先敬了郑红旗一杯,然后转向孙友福说道:“友福啊,我觉得,无论这个省制药厂最终落户在哪个县,它都是落在了我们东原市的地面上。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