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把队伍盘活,把下面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怎么调动?我觉得,以前财政局局长罗明义有个观点虽然直白,但很有道理,那就是要让干部们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你不解决干部的实际困难,不让他们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他们怎么能有持久的动力去为地区发展拼命?”
齐永林越说越深入:“干部也是人,也有家庭,也要生活,也希望过上体面、有尊严的日子。如果一个地方的干部队伍普遍清贫,生活拮据,那他们怎么能有充沛的精力去谋划发展、服务群众?又怎么能抵挡住那些不正当利益的诱惑?我这不是提倡‘高薪养廉’那个说法,我是主张,应该让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那些踏实干事、做出贡献的干部,能够通过合法的收入,过上相对体面、安稳的生活。这本身就能解决很多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能让他们更专注于工作。所以啊,两位领导,眼光要放长远,要从制度建设层面,从激励机制层面,去谋划如何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才是治本之策。”
张庆合一直非常认可齐永林的经济工作思路和务实风格。今天听了齐永林这番关于干部激励与地方治理关系的深入阐述,内心更是感触良多,确实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之感。
于伟正端着酒杯,由衷地说道:“永林啊,不瞒你说,你今天讲的这些体会和认识,特别是关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见解,对我很有启发,很有指导性啊。”他内心确实认为齐永林是有真才实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很突出。不过,在于伟正看来,齐永林在东投集团的工作也并非完美无瑕,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在他的主导下,东投集团某种程度上成了独立王国,对市委市政府的一些决策部署,有时存在选择性执行甚至阳奉阴违的情况,使得这个最大的市属国企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委的有效监管。这也正是于伟正当初要坚持派贾彬去担任东投集团党委书记的重要原因。只是于伟正没想到,齐永林棋高一着,竟然找到了省经贸总公司这个更高的平台实现跃升。
此刻,于伟正内心甚至闪过一个念头,是否可以考虑挽留齐永林,让他继续留在东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理性地压了下去。毕竟,对于齐永林个人而言,到省经贸总公司担任一把手,平台更大,级别提升至正厅,这是难以拒绝的进步机会。而且,省经贸总公司的体量和影响力,十个东投集团也比不上。于伟正作为市委书记,不能也不应该阻挡干部个人的合理进步。
于伟正带着推心置腹的语气,虚心请教道:“永林,说实话,从内心来讲,我是不希望你离开东投集团的,东原的发展需要你这样的专家型领导。但是,到省经贸总公司能解决你的待遇和级别问题,平台更高,视野更广,我于伟正不能,也不会挡你的路。不过,在你离开之前,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建议,希望你务必坦诚相告啊。”
齐永林有些好奇地看着于伟正:“伟正啊,我都快是要走的人了,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答应?你尽管说。”
于伟正身体微微前倾,神色认真:“永林,你觉得,我们东原市,下一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跨越式发展,突破口在哪里?关键要靠什么?”
齐永林闻言,感慨地笑了笑,先打了个预防针:“伟正,庆合,我下面说的话,可能有点直,你们听了可别生气。”他见二人都表示但说无妨,便继续道,“我刚才讲了,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句话不是空话。对我们地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管’得太多太细,而是如何更好地‘放’。只要给基层、给企业、给群众松绑,创造宽松、公平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他们的创造力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他针对性地说道:“现在我最担心的一种倾向是,有些同志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总觉得政府不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