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总算有了点样子。桌椅窗台擦干净了,地面也拖了,虽然角落里那几大箱文件还堆着,但至少能坐人了。
林雪没接话,走到箱子前,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码放整齐的文件夹,标签上写着“东投集团党委会记录(1991年度)”。她抱起一摞,放到自己桌上,开始一本本翻阅起来。纸张有些泛黄,带着陈年的油墨味和淡淡的霉味。记录本很厚,字迹工整,但内容多是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研究人事任免、讨论经费使用等常规议题。
牛蒙磨蹭了一会儿,也拖过一个箱子,随手抽出一本翻看,没看几页就哈欠连天。他凑到林雪桌边,压低声音:“哎,林雪,你以前在市政府二科,天天跟着大领导,多风光啊!怎么被发配到这儿来了?这东投集团,各个都是关系户!你看贾书记,以前在平安县当副书记,多舒服,现在被弄到这来坐冷板凳……”
林雪头也没抬,一边快速浏览着记录,一边淡淡地说:“牛蒙,工作就是工作,在哪都一样。贾书记说了,我们是来帮忙的。”
“帮忙?”牛蒙嗤笑一声,“帮倒忙还差不多!你是不知道,我在‘三学办’待过,跟着周海英组长多好!走到哪里都是党政一把手陪着,现在你再看看,这不是明显的那咱们这些小豆芽不当菜嘛。不是我不帮你打扫卫生啊,这明明就是东投他们该干的活,只是东投牌子大,齐永林根本没看上贾彬……”他瞥了一眼门口,声音更低,“我听说啊,上次市委常委会上,于书记想动齐永林的党委书记位置,结果被张市长他们联手给否了!咱们贾组长,就是于书记硬塞进来的一颗钉子!齐永林能给他好脸色看?等着瞧吧,有咱们受的!”
林雪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翻阅的速度,依旧没接话。牛蒙自觉无趣,又晃悠回自己座位,继续翻他那本旧杂志去了。
林雪翻看着1992年的党委会记录,内容大多中规中矩。翻到年初一次会议记录时,她的目光停留在一行字上:“会议研究决定,同意下属东投建筑公司承建市计划宾馆二期工程,由集团提供全额担保,并向市建行申请专项贷款叁仟万元。”后面有齐永林龙飞凤舞的签名。她心里微微一动,拿出笔记本,记下了这个议题和决定。
贾彬来到集团副总经理胡晓云的办公室。胡晓云是集团领导班子中唯一的女性,分管人事和行政,长相出众,精明干练,在齐永林担任市长的时候,是大家口中经常提到的干部。
继续阅读
见到贾彬,胡晓云热情地起身相迎:“贾组长!欢迎欢迎!快请坐!”亲自给贾彬倒了杯茶。
“胡总客气了。”贾彬坐下,开门见山,“胡总,工作组刚进驻,对集团情况还不熟悉。想跟您了解一下,集团近期有哪些重点工作在推进?特别是‘三学’活动方面,集团党委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安排?”
胡晓云笑容得体,语速不快不慢:“贾组长,您来得正好。集团目前重中之重,就是全力推进几个大项目:一个是东投大厦,这是市里的重点项目;一个是跟光明区政府合作的雨污排水管网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当然还有客运、建筑、水库和水厂,还有就是高粱红酒推向全国的事,本来啊我是打算出差的,这不,因为我在抓三学,所以啊我也就没去。齐董事长这段时间主要精力都扑在这几个项目上,经常出差。”
贾彬说道:“是啊,东投是东原第一大国企啊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一样啊。”
胡晓云将话锋转到“三学”活动,“‘三学’活动,集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齐董事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前期也组织了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下一步嘛,主要还是围绕‘学用结合’,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推动项目攻坚、提升管理效能、加强风险防控上。具体的深化整改方案,党政办正在起草,齐董事长要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