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李显平苦口婆心,毕瑞豪再去东原(4 / 6)

“去市农业局恐怕不行,我看这事还是要找周海英。现在魏昌全还是听周海英的,只要周海英愿意帮咱们一把,这事就能搞定。周海英在这方面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毕瑞豪分析道。

沈鹏说道:“总不能送钱吧?如果送钱,恐怕人家也不会要,现在查得这么严,谁都不敢轻易冒险。”

沈鹏接着说,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不能送钱,我之前就打听到周海英最喜欢文玩和古董。前两天县公安局抓了个从台海那边过来探亲的人,这人在老宅里雇人挖宝贝。” 沈鹏看毕瑞豪一脸不解,就主动解释道,“是这样,这人当初是十里八乡的大地主,祖上当过大官, 1949 年的时候跑到了,当初他家里祖传的一些东西带不走,又怕被没收,就埋到老宅下面了。早些年打地主分田地的时候,老宅分给了其他群众。现在他大晚上跑到人家家里去挖宝贝,被人家告到派出所,现在人放了,这些东西已经被我没收了。”

毕瑞豪说道:“不会真有什么宝贝吧?别到时候拿出去让人家笑话。”

沈鹏笑了笑道:“袁大头足足四罐子,我10块钱一个,买了一千个。这里面有七八个罐子,我找县文物所的专家看过,里面有几样东西,专家说是宋朝的,传下来不容易。到时候我拿给你,你直接去送给周海英,让他在检测材料上多多周旋。要是成了,这事儿就好办了。”

“这能办成事?”

沈鹏说道:“这玩意咱们看着什么都不是,但在懂行的人眼里,这东西无价,能成事。”

“明天你和我一起去?” 毕瑞豪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不行,明天县里要组织大家到曹河县、平安县考察。行程都安排满了,实在走不开。” 沈鹏无奈地摇了摇头。

毕瑞豪感慨地说道:“什么时候你大舅能到东洪县当县委书记就好了。要是那样,这局面马上扭转啊。”

沈鹏苦笑一声说道:“我大舅现在最不愿意干的就是县委书记,特别是曹河县的县委书记。曹河县国有企业太多,县里的包袱越来越重。清明节我大舅回来还专门谈了这个问题,说现在国有企业越来越难,下一步都是靠政府撑着,照这么个形势发展下去,谁的国有企业多,谁的矛盾就打啊,幸好是曹河啊,要是东洪县,根本养不动这么多国有企业。说起来都是头疼的事儿。”

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沈鹏和毕瑞豪来到沈鹏位于县公安局家属院的家里。楼道里的灯光昏黄而摇曳,充满了年代感。到家里之后,有一间房子拉着厚重的窗帘,沈鹏打开灯,又打开了手电,用手电筒照着樟木箱子,光束扫过 “抓革命促生产” 的红色标语。

毕瑞豪蹲在旁边,用指甲抠着箱盖上的铜锁:“您说这箱子是当年土改时分的?” 沈鹏道:“为了装这些东西,从老乡家里拿的,5块钱,不便宜了。”

打开樟木箱子,里面有几个红布包袱,解开的瞬间,手电筒光束在青瓷瓶上跳跃,橄榄绿色釉面泛着细碎金光,牡丹纹路在光影里若隐若现。毕瑞豪伸手触碰瓶身,指尖刚碰到釉面,突然像被烫到般缩回:“真他妈凉。”

“文物所的老周说,这是耀州窑的‘秘色’”,沈鹏拿起来之后,用毛巾软布擦拭瓶底,“当年专供皇室的,民间见不到。” 手电筒光突然晃了晃,照见瓶身上一道细微的裂纹,像条即将愈合的伤口。毕瑞豪凑近了看:“有裂纹能值多少钱?”

沈鹏没搭话,从包袱里取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枚袁大头。银元在手电光下泛着冷光,“中华民国三年” 的字样被摩挲得发亮,其中一枚边缘有处缺口,像被人咬过。

“这也是从老宅挖出来的,”沈鹏说,“老周说,这叫‘苏维埃版’,当年根据地造的,全中国没多少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