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尽人事,听天命!(1 / 5)

对于派去浙西的钦差人选,议事厅里吵得不可开交。

有的推荐自己的门生,有的力保东宫旧属,个个都希望将这能立下大功的差事揽入自己手中。

刘绰默默退至众人身后的时候,一直闭目养神沉默不语的杜佑居然凑了过来。

说的话也很直接,“郡主觉得,这新政……能维持多久?”

刘绰一惊,怎么突然问出如此诛心之论?

她迅速瞥了一眼周围,确认无人注意这边,才微微侧身,压低声音,不答反问:“相爷……不赞成方才议定的哪一点?”

杜佑似乎对刘绰的反应速度颇为欣赏。

他轻轻哼了一声,声音几不可闻:“哪一点?哪一点都像是在沙地上筑高塔!听起来头头是道,却忘了最关键的一件事。手里没有能随时砸碎李锜脑袋的锤子,却指望靠着几张纸、几句空口许诺,就让一头豺狼乖乖俯首?未免太急也太过天真了……”

刘绰默然。

杜佑的话,简直说到了她的心坎里。

刚封的镇海节度使,不足数月便反悔?

这让其余藩镇怎么看新帝和新政?

没有能力对付所有藩镇的时候,挑一个最凶的收拾了不就杀鸡儆猴了?

手里没刀就借刀杀人,为什么要拿鸡蛋碰石头?

难道真以为靠着伦理纲常能约束手握重兵的藩镇?

他们眼中若真有君父又怎么会不听调度?

削藩要真的那么简单,先帝当初又为何要下罪己诏?

如今的李诵怕是还不如当年的先帝。

至少那时的李适年富力强,真的带过兵打过仗!

而李诵则是在皇帝父亲的威压下战战兢兢做了二十年储君,他或许知道对错,想要拨乱反正,可真的从未体验过

革新派的书生气和政治理想主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是啊……真理只在大......刀剑锋刃之下......”刘绰尴尬一笑。

好险,刚才差点把大炮两个字说出口。

杜佑目光深邃地看着她:“郡主倒真是妙语不断啊!可惜,这样通透的话……他们听不进去。”

“相爷的意思是让我出言劝阻?”刘绰面露难色,“下官人微言轻......”

杜佑忙按了一下她的胳膊,露出了些许真实意图:“此事多说无益。郡主是明白人,应该知道,王叔文所言其实就是圣人的意思。老夫只是想提醒一句,朝中对新政不满的人越来越多,接下来的风波之中,郡主还需……早做打算。”

说完,还朝李纯的方向扫了一眼。

这话几乎是明示了——杜佑并不看好新政的前景,甚至预见到了可能的失败和反扑。

他这是在提醒刘绰,站远一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因为,似乎当今太子跟自己的皇帝父亲并非一条心。

刘绰心中波涛汹涌。

杜佑这是在还她猫鬼案的人情。不想让她在革新派被清算时被波及到。

她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对着杜佑微微颔首:“多谢相爷提点。下官……铭记在心。”

“不过,郡主那份瀚海策老夫还是很喜欢的。除了族中子侄,老夫的几个重孙女也报名了几日后的考试。究竟能选出什么样的人才来,老夫拭目以待!

说完,杜佑不再多言,仿佛只是随口跟刘绰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又缓缓踱步回到了人群边缘,恢复了他那副老神在在、仿佛随时会睡着的模样。

刘绰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群仍在为钦差人选争执不休的革新派官员,眼神中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敬佩,有惋惜,但更多的,是一种清醒的疏离。

她记得,新帝好像快要死了。

皇帝若在,革新派尚有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