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又或者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任何矿藏。”
“为了实现让整个大明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目的,利用煤矿和铁矿去搞蒸汽机,修铁路,这就是手段。”
“因此而提升的财货流通速度,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做工的机会,让百姓富裕起来,都可以看做是好处。”
“最终的一切,还是为了最初的目的。”
“……”
"大明现在不缺制药的工坊,也不缺药物,真正急缺的是辽东的煤炭和钢铁。"
“药材并不能证明辽东的价值,唯有煤炭和钢铁才能证明辽东的价值。”
“所以,有了壮骨丸和养身丸能让百姓赚钱,就已经足够,眼下最为重要的,还是在垦屯的同时,大力开发辽东的矿藏。”
“至于制药工坊嘛……”
李善长意味深长地说道:“同样都是赚钱,制药工坊明显要轻松许多,种药、采药同样要比开矿轻松。”
“虽然制药不如在矿山上赚得多,但是也不会像矿山一样危险。”
“臣可是听说一句话,在矿山干活,就等于是吃阳间的饭,干阳间的活。”
“百姓会从心底抗拒。”
说到这儿,李善长又将目光投向了杨少峰:“驸马爷,老夫说得对不对?”
杨少峰啊了两声,附和道:“啊,对,李相说得太对了,下官也是这么想的。”
大刘都不懂三体。
本官又懂个鸡儿的辽东大开发?
朱标皱眉沉思,胡惟庸则是彻底傻眼。
我那么大一个辽东制药工坊呢?
老夫原本还想着,要把辽东制药工坊开遍整个辽东十几个府,让每个府的百姓都能因此而受益。
现在可倒好,就因为你个老匹夫几句话,老夫辣么大的一个辽东制药工坊,没啦?
彼汝娘之!
你把我辽东百姓赚钱的机会还回来!
胡惟庸在心底疯狂咒骂,李善长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杨少峰:“所以,驸马爷那边的蒸汽机,铁路,还有之前说过的那个什么旋耕机,还得多长时间才能弄出来?”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杨少峰的脑海里当即便闪过几个成语。
图穷匕见。
项庄舞剑。
指桑骂槐。
顺手牵羊。
李善长这个老匹夫,明显是借着给黑芝麻汤圆传授经验的机会,催着本官去给他搞蒸汽机,搞铁路,搞旋耕机!
彼汝娘之!
杨少峰同样在心底疯狂咒骂某个不做人的大明首辅,脸上却又笑嘻嘻地说道:“李相放心,蒸汽机和铁路不好弄,旋耕机那玩意儿可是好办得很。”
李善长脸上一喜,杨少峰却又话锋一转:“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