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麴义分兵调虎计 玄德仁名左右难(1 / 2)

洛阳以东,偃师。

已经五十九岁高龄的皇甫嵩回到了由两万六千多仆役、护卫组成的杂牌军大营中,看着依旧还乱哄哄的营地,皇甫嵩心中五味杂陈。

刚刚皇甫嵩带着亲卫去查看了被劫掠的三座村镇,叛军除了粮草以外,并未抢掠财物,村镇中的百姓除了少数反抗之人,也大多都只是被驱散,这让皇甫嵩看到了大将军何彧麾下从训练营中统一集训后的士兵影子,不禁对眼前这支杂牌军能否驱逐叛军都是忧心忡忡,就更别说打败了。

只是现在洛阳帝都的情况实在是有些无奈,原本靠着京畿周边关隘和关羽、黄忠等大将便能保帝都无忧,却哪知有人暗中勾结叛军,送上轩辕关,才导致如今局面。而且更可气的是当初守卫轩辕关的军侯以上将校皆已身死,使得追查背后之人的线索全断,让这个隐患一直埋藏在洛阳城中。这才让皇甫嵩不得不召集各家仆役、护卫成军,更是在得知偃师之事后,仅仅告知了负责洛阳城防的刘备后,便尽起大军直扑偃师。

皇甫嵩这般行事,要的就是让隐藏在背后之人露出马脚,毕竟这两万六千多人尽在监视之下,若有异动,必定逃不过皇甫嵩安排的耳目,至于洛阳城方面,刘备在皇甫嵩率军离开后已经闭城,并将所有有资格参与朝廷议事的重臣也都困于城中,只等隐藏背后之人出手。

皇甫嵩面无表情的骑着马一路走过乱哄哄的大营,来到自己的帅帐所在,心中仍然在琢磨着幕后之人的事情。

“报~,太尉!属下斥候已经将方圆五十里都探查过了,没有发现叛军踪迹,接下该如何行事,还请太尉示下!”斥候营将领禀报道。

“嗯?”听到汇报皇甫嵩有些意外,当即进帐来到主位边的屏风跟前,看着屏风上的舆图小声道:“偃师向北乃是洛水,叛军人数不少,无舟楫可渡,我等一路东进,并未遇到叛军,那叛军就只能向东,与虎牢关外叛军两面攻打虎牢关或者在此向南,重临轩辕、大谷关一线,绕过我等大军,突袭洛阳了。”(汉末时期偃师大致在今洛阳偃师区东南方向,洛水以南)

皇甫嵩皱眉思考着叛军接下来动向的可能性:若叛军继续向东,与虎牢关外叛军两面夹击,且不说自己知道关羽率领的虎步军有多厉害,就是用水泥重新修缮过的虎牢关也不是这么容易攻下的,因此这支叛军东进的可能还是很小的。所以叛军就只剩下南下绕过自己麾下大军,突袭洛阳这一条路可选了。

想到这,皇甫嵩当即召来麾下将校下达军令。分出麾下两千四百余骑兵由副将郭典率领,向东面虎牢关方向探查,以防这支叛军两面夹击虎牢关;其余近两万四千人马休整一夜后,立即转道回师洛阳!

而皇甫嵩这番命令却正中麴义下怀,原来麴义将麾下剩余的近八千人马又再次分为两部,一部一千五百人,在偃师抢掠粮草之后再次南下遁入嵩山山脉,而另一部则由麴义亲自率领,藏于离大谷关不远的半石山中(半石山即今洛阳万安山)。在派出的斥候探查到洛阳外皇甫嵩率领的两万多杂牌军拔营东行,并在皇甫嵩抵达偃师的当夜,麴义便率领着剩余的六千余先登营人马直扑洛阳城。

...第二日天色微亮,麴义率领先登营出现在洛阳城东,借着天边曦光,对着大多数还在睡梦中的洛阳城外的百姓展开了掠夺,而且是大张旗鼓的掠夺。

洛阳城头刘备接到消息后,看着东城外浓烟滚滚的房舍和传来的阵阵百姓的哭嚎之声,不由的攥紧了拳头。

作为推崇仁义之道的刘备,看着这般地狱景象,哪里还能忍得住,可是洛阳城中剩余的六千余守军就连守卫城墙都捉襟见肘,哪里又有余力出击?一时间让刘备这位大汉皇叔倍感煎熬,身前是万民百姓,身后是代表大汉权利之巅,天下万民共主的皇帝陛下,可谓是将刘备逼上了绝路。

率兵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