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2章 李重山的决定(1 / 2)

当李星瑶从张清泉那里得知张明明的状况时,整颗心都揪了起来。特别是听到"耗尽真气续命"这句,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再得知他"冒着天谴反噬的风险",她只觉得天旋地转,若不是及时撑住床沿,怕是已经软倒在地。

作为玉女宗曾经的嫡传弟子,她比谁都清楚天道反噬的可怕——轻则修为尽废,重则魂飞魄散。想到张明明可能面临的后果,她的心像被狠狠揪住:如果他真的不在了,她独自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直到触碰到他温热的胸膛,感受到平稳的呼吸,她才稍稍安心,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落了下来,打湿了他的衣襟:"还好你没事..."

她缓缓起身,指尖轻柔地抚过他的眉间。即使在睡梦中,他依然紧锁着眉头,仿佛还在为什么事忧心。她轻轻抚平那道褶皱,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明明,我真的很后悔没有早点告诉你...我早就没把你当外甥了。快点醒过来好不好?等你好了,我们不要管那些规矩了,我想和你在一起。"

此刻的她,哪里还有半点"清寒魔女"的影子?褪去所有的光环与伪装,她只是个为心上人担忧的普通女子,眼中的柔情几乎要溢出来。

她没注意到,李重山已经在门口站了许久。老人望着床前的李星瑶,目光从凝重渐渐变得柔和,最后化作满满的欣慰。

三十多年前,他从雪地里捡回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婴,如今她已经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大姑娘。养育她这么多年,他怎会看不出她对张明明的心思?从武道大会那次起,她看张明明的眼神就藏不住感情,那光芒,像极了他已故的妻子当年看他的模样。

起初他又急又气,甚至想过要把她关起来,不许她再见张明明。但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张明明看李星瑶时那欲言又止的眼神;另一方面,是李星瑶眼中的倔强,像极了他过世的妻子——认定了就绝不回头。

再加上他心里始终对张明明怀着一份亏欠,这份愧疚让他狠不下心拆散两人。

可"伦理辈分"这四个字,始终像根刺扎在他心里。李星瑶名义上是他女儿,是张明明的小姨,就算没有血缘关系,外人的闲言碎语也足以压垮人。他怕两个孩子一辈子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里。

但刚才听到李星瑶的真心话,看到她为张明明落泪的模样,李重山忽然想通了——什么伦理规矩,都比不上两个孩子彼此真心。这世上,连师徒都能成眷属,他的外孙和名义上的女儿相爱,又有什么不可以?

想到这里,老人脸上的愁容终于散去,露出了笑容。他迈步走进房间,轻声唤道:"星瑶。"

李星瑶吓了一跳,慌忙收回手,脸颊瞬间通红,低着头不敢看他:"爹...您什么时候来的?"

"若是觉得叫''父亲''不自在,以后就不必这么叫了。"李重山的语气格外温和。

李星瑶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慌乱:"您...都听到了?是要阻止我吗?"她的手死死攥着衣角,指节都泛白了——她最怕的就是李重山反对。

见她这副模样,李重山反而笑了。养育她三十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她慌张成这样。从前那个在武道界说一不二的"清寒魔女",在张明明面前竟变得这般手足无措。

"怕什么?"李重山走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难道你不想和那小子在一起了?"

"我想!"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完又急忙低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李重山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怀念:"当年你娘把你从雪地里抱回来时,你才那么小一点,连哭声都很微弱。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你也长大成人了。"他顿了顿,目光温和,"你最清楚自己的心意,看那小子的眼神根本藏不住。你就是自己心里那道坎过不去,对不对?"

李星瑶一边点头,眼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