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所带来的情怀,任由它的矛盾,指向固执的勤王,和踌躇不前的吾王,恣意发芽,搅得一团乱麻时,她再出面,势必带陆尹出了书香阁,进入吾王殿。
“娘娘,您今日把陆尹从书香阁接到吾王殿,可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吾王殿下最终也没同意,让陆尹进吾王殿教书。这样来回几次,看都把您愁成什么样了?您打算接下来怎么安排和他的关系,使事情能够顺利些?”
杜鹃的疑问,源自方嫔娘娘忧虑的心思,使身边伺候她的人,感受越来越多她的苦楚。
“正因为陆尹是书香阁里,勤王殿下为齐乐挑选已教他读书一年多的先生,不是外面的人,随便三言两语能带离出静慈庵的人物,所以,我不花费心思,将他带入吾王殿的话,怕无论如何也撑不过勤王的势力影响,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无功而返。”
方嫔娘娘寻思着,刚从吾王殿回来的经过,总结下来,认为必须先压制住陆尹,逐渐拓展,当他无计可施时,问题就好解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娘娘已经想出办法来应对吗?”
杜鹃继续问下去。
“没错!陆尹既然学识渊博,教书能力非他人可及,那么本宫就顺应他这种优势,在皇上面前美言几番,表示到静慈庵半年时间,认识他这样难得的人才,正巧赶上我屋中珍藏书籍《通史》一部,字数达300万之多,内容简介实为精彩,有吸引力,甚为喜欢。可里面文字艰涩难懂,让我根本无法正常阅读它,如今只看了十几页,才达一万字而已,再往下读去,已理解不透,心内感觉很为不爽,忧愁找位老师,能为我指点迷津。因了解到陆先生是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心生喜悦,特别想他每周抽出一天来,帮我读完它。它如此多的篇幅,若由陆先生引导去读,每周一天时间算下去,至少需一年功夫,我才可看至结尾。所以,此事我出面提要求,怕勤王殿下推辞,当请皇上明断,了却我本桩心愿。皇上平日劝我多读些书,现我用此事相托,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拒绝?到时,把陆尹请入方嫔阁内,一来二去,对皇宫之中规矩,深谙其道后,我再左右夹击,引他进吾王殿教书,难不成他多长两条腿,自己从我面前飞出去?”
方嫔娘娘如此安排着,拿出她手中那本古文版的《通史》,3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让她逐渐抓住陆尹的要害,以他读书人离不开好的书籍以由,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然不能碍着皇上和她的威严,不识抬举,再将她搁置一边,任吾王殿事端,褪去颜色,使她无利可图。
“这个方法好!娘娘。一语中的,您如今把问题换个角度,由皇上来主持公道,将陆尹先生差到方嫔阁中,每周只需一天功夫,让他在您眼前,施展不开,想他坚持不到三个月时间,就会丢盔弃甲,依从您的意思,去为吾王殿下效力了。勤王殿下纵有千般不如意,也不敢违抗圣旨,只好交出书香阁的陆尹,把他引入皇宫之地,到这里就身不由己,不是什么都由他们说了算的。况且,每周只用他一天而已,又不耽误他教齐乐读书,不过,您不会让他免费来教书吧?”
杜鹃赞同许多话下来,认为方嫔娘娘应该给陆尹点好处,才能一直使唤,不费力气。
“一天给他100两银子报酬,不能再多了!他在书香阁内教书,每天才挣30多两收入,我仁至义尽,因《通史》译文工程浩大,对他视如己出,多给报酬,思前想后,未曾亏待过他。”
方嫔娘娘认为,放长线钓大鱼,给够陆尹甜头吃,用日入100两的利益,让他打消对她的顾虑,自己对他没什么出格的地方。
“那娘娘每月需从1200两的俸银内,出400两给他去使,不如您求皇上,帮您承担一部分吧?免得钱到时出给陆尹后,您手头剩800两银子,出门游玩逛街,得节省成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