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古寨新生:非遗之光下的乡村振兴新篇(1)(2 / 2)

江汉朝宗 哺恩堂主 2202 字 3个月前

发展。我们要确保开发的方式既能让游客体验到三姓寨的魅力,又能保护好这里的文化和环境。”

为了能够更好地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杨浩宇特意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火塘夜话”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杨浩宇带领着村民们来到了村子里的祠堂。

祠堂里,火塘中的木柴燃烧得噼啪作响,火星四溅,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村民们围坐在火塘周围,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

老族长坐在火塘边,磕了磕手中的烟袋,慢悠悠地说道:“浩宇啊,我觉得搞旅游是个好主意,既能让咱们村子出名,又能给大家带来收入。但是呢,有一点我得提醒你,可不能让那些外来的人把咱们的规矩给坏了啊。”

杨浩宇连忙点头称是,他知道老族长说得有道理。村里的规矩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能轻易被破坏。

这时,年轻的阿强站了起来,兴奋地说:“浩宇哥,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教那些游客学做手工啊?比如说编竹篮、做木雕什么的,这样一来,游客们既能体验到咱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也能顺便赚点外快,你觉得咋样?”

阿强的提议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

杨浩宇听后,心中暗自高兴,他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半个月商讨,三姓寨终于敲定了一份全新的发展方案。这个方案犹如一把金钥匙,有望开启三姓寨繁荣昌盛的大门。

首先,三姓寨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村民文旅合作社”的组织,旨在将民宿、餐饮以及手工艺品销售等业务进行统一管理。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提高运营效率,还能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其次,为了让游客更好地领略三姓寨的传统文化魅力,方案中特别提出在非遗展示中心旁设立一个“体验工坊”。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到刺绣、木工、编竹器等传统技艺的学习中,感受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而这些技艺的传授者,正是三姓寨的村民们,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向游客们展示这些世代相传的技艺。

最后,考虑到三姓寨周边的古盐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方案中还规划了一条专门的徒步路线。

这条路线将穿越神农架至三姓寨古盐道的核心区域,让游客们在徒步过程中,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江汉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