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等一个机会。
而如今,书院各个分院的学生们,实际上是已经被朝廷给预定了。
他们才在分院学了三年的时间而已.......
李复没想到,这帮学生会这么快,入了宫中的眼。
不过,主要也是赶上好时候了。
朝廷两年新设两个都护府,还真是用人之际。
不仅仅是朝廷的官员官位空缺,需要人才填补,新设的两处都护府,朝廷也拿着上心,陛下想要认真经营,将来后世这两块地方,能够世世代代,划归中原。
如此一来,就需要一些技术性人员,前往两处都护府。
大唐贞观年间,西部计划就要开启了。
还是面向泾阳县庄子上的书院各分院,甚至等不到分院学生正式毕业.......
让学子们分批到西州、西海都护府去做基层工作,从事支教、支医、支农、重建等基层青年工作等专项服务。
新西部、新生活、新成长。
服务期限初步定在三年,学生们在那边,三年之后,可以选择继续下一个三年,或者是回到故乡。
当然,朝廷相对应的对于过去的人,也会有专门的补贴。
毕竟那边是“苦寒之地”,环境条件严苛。
不能只谈吃苦奉献,不谈薪资报酬吧?
在这件事之前,书院的院长能够正式定下来,无疑也是给学生们吃一颗定心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院长职位的事情,我已经与太上皇提过了,年前会落实下来,等到明年一开学,就会在书院公布。”李复说道。
“朝廷要用人,新设的都护府需要人才过去,书院也正好赶上了这个风口。”
“颜博士说的对,这两年,会是书院发生巨变的两年。”李复神色认真:“因此,每一步,走的都需要更加谨慎。”
“书院本是一处乡野学塾,如今也要成了为朝廷输送人才的地方了。”陆德明抚须笑道。
他看向李复,目光中带着嘱托:“怀仁,书院能有今日,你居功至伟。”
“我跟老颜,终究是老了,在我们两个老家伙还睁着眼的时候,书院的事情,能为你多安排,一定为你多安排,总不能,只靠着你一个人支撑着。”
虽然太上皇会来担任院长,但是太上皇的岁数也摆在那里了,太上皇来这边,象征意义更大。
走出书房,雪后初霁,阳光洒在洁白的雪地上,有些刺眼。
李复眯起眼睛,看着书院各栋建筑。
这书院,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心血了。
李复专程去了一趟大安宫。
对于李复的到来,李渊甚感意外。
“你这小子,平日里一直在庄子上,懒的动弹,到过年的时候,不得不入京了,才会到长安城来,今日这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李渊见到李复,笑呵呵的调侃。
最近心情不错,虽然天气冷,但是偶尔去公园里,棋友们也在,切磋一番下来,胜率已然达到了八成。
冬日在大安宫中,整日守着棋盘研究,终究是有效果的。
因此,心情甚好。
李复被李渊调侃,也不尴尬,笑嘻嘻地行了礼,凑到暖炉旁烤着手:“瞧您说的,侄儿这不是想您了嘛!再说了,今天来,可是有正经事要跟您商量。”
“哦?”李渊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你还能有正经事找朕商量?稀奇哦。”
“看您说的,侄儿是那种不务正业的人吗?”李复叫屈,随即正了正神色,“是关于书院院长一事。”
提到书院,李渊也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此前在庄子上,也与您提过一嘴。”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