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唐境内远涉突厥,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一路车马护从,陪嫁等等上万人,得从长安出发,全靠车马不行,夜间还得休息,还得避开当时各地起义军的战乱,一顿折腾下来一年多才算是踏上了突厥的地界,可好巧不巧,还没到达东突厥王庭,年迈的启民可汗死了,当时的启民可汗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处罗可汗、次子始毕可汗、三子颉利可汗,遵照老汗王的遗愿由长子处罗可汗接替汗位。
而按照突厥人的风俗父亲去世,为不使家产遗落他人,也有就是草原女子偏少、生育及低的原因,总之就是,父亲死后,作为儿子,不仅要接收父亲的所有财产,还有女人,包括自己父亲的女人,这也是对女性来说可悲的事情,女子不仅要嫁给自己的儿子,还承担着为儿子传宗接代的义务,所以还没等到衡阳公主反应过来就嫁给了启民可汗的儿子处罗可汗。
等到衡阳传信回去给远在大唐刚刚登基的李渊,想回大唐之时,李渊无奈的回了一封信,言明既以嫁作人妇,一切按当地风俗办,入乡随俗,并改衡阳公主为义成公主,从此远嫁突厥。
看着父皇的回信,义成公主李敏才不得不接受事实,好在不久后义成公主为处罗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取名奥射、百灵,义成又分别给子女取了一个大唐的姓氏,儿子叫李承儒,女儿叫李欢儿。至此义成公主母凭子贵,算是在东突厥有了个安定的生活,也时刻不忘远嫁东突厥的使命,时常劝解丈夫处罗,应当以百姓为念,不可轻易动刀兵,而间接的帮助了李渊父子在一统中原之际,没有了突厥部的袭扰,专心的完成中原统一大业。
对于晚年得子的处罗,简直是把义成当成是上天恩赐给自己的礼物,对义成母子三人恩爱有加,也许那段时光是义成公主远嫁突厥以来最开心的日子。
我在大唐狂收徒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