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2 / 3)

做不到”程沧海看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恨铁不成钢的教训道。

杨星微笑起来,多次和程沧海打交道难得看他发火,都快忘了他那闻名于世的火爆脾气和铁面无私的人品了,只是让他误解自己的意图可不好,杨星连忙对他解释详情让他消消火。

“我不是真的想国家拿出100亿美元给我,我只是利用国家信用为我在外的贷款做个担保而已。”杨星在一张白纸上迅速写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连续大额质押贷款、银行信用证和日本政府贷款转贷”一行字,递到了程沧海面前,熟悉金融的程沧海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一会,脸色多云转晴,“果然在香港呆了一阵子有长进了,这倒是个办法。”他喃喃说道。

杨星要求的100亿美元实际上只是个名义,他打的主意是94年才成立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直属于国务院,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其在国际上的信用评级等同于中国政府。如果中国进出口银行能够出面,对外宣布给予中星国际大额美元信用担保,那么中星国际在国际上进行融资就会异常顺利。

中国进出口银行不但拥有出具担保的资格,还可以为对外贸易结算出具银行信用证,并且还承担着日本对华低息政府贷款的转贷任务。杨星的思路是依照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信用担保在国际上取得财团贷款,并先行收购部分的山一证券资产,再将这部分资产或出售或抵押,取得新贷款和取得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中星国际开出的信用证。

并将中国进出口银行掌握的日本对华政府间贷款转贷部分给中星国际。这样多重金融方式融资下,采用钱滚钱、钱生钱的办法把山一证券的资产盘活,并且利用日本对华政府间贷款的名义吸引犹豫不决的日本大藏省,让他们尽快放行给山一证券善后的金融特别支援金。

这个计划环环相扣,正符合了国际金融业用小钱撬动大钱的特点,难怪程沧海夸奖杨星在香港学了不少国际金融的筹钱本事。不过正因为计划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担保还是风险不小,毕竟这是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发起的融资行为,杨星的计划万一出了问题,损害国家信用的罪名可不小,所以必须征得主管金融的程沧海同意。

程沧海端详着杨星,戏谑的问:“你这三份情报就值100亿美元?”杨星接口道:“当然不是,我不是说了,是打着收购山一的旗号,真实用途是为了这三件大事。”程沧海摆出感兴趣的样子听他的讲解。

“这三件事情,印尼和香港中央政府能做的不多,毕竟国内的问题也不少。但我的身份可以做一些官方不允许的事。你说我是不想看见同胞被杀戮也好,想个人表现也罢。关于印尼的事情,我考虑能否让东南亚华人群体出面做一些准备,当然钱是一定要花的。”

“至于香港方面,我和港府早就通过气,正面对抗,大家一定两败俱伤。即使赢了也是惨胜,而且会影响才喘过气来的香港经济。万一真让港府亲自下场管制那些炒家,肯定会落个政府管制外汇的名声,让香港经济自由港的名誉受损。所以港府的意思是和香港商界联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成立主权基金和民间基金共同打击国际炒家。这件事我已经在着手了,必要时国内资金的支援非常重要,这又是一笔要花钱的地方。”

“至于国内的洪水,我承认有些杞人忧天 ,但现在离夏天没几个月了。我给你的报告你也看了,这次大洪水不同于1954年。当时可以扒开大坝向泄洪区行洪。但现在呢?我的部下去年沿着长江边走了一趟,很多泄洪区里住满了人,甚至变成了农田,这大水一来我们能对大坝一扒了之吗?还有更严重的,我花了钱请军方搭载我从瑞典买的探地雷达对长江沿线的大坝做了一番探查,结果触目惊心。有些地方的大坝里面一寸钢筋都没有,里面封的是芦苇杆大水一来这些大坝肯定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