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九律》,恭祝新年的到来。
周而复始,混沌初一开。
开辟鸿蒙,寰宇分二元。
远山近水,天地人三立。
黎民百姓,繁衍聚四方。
翻书阅史,胸竹定五年。
辇行神州,龙吟啸六合。
河山锦绣,紫气现七星。
星光灿烂,阴阳转八卦。
卦掌乾坤,名传大九洲。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进步。
老先生身体好转,精神振奋,等到2人练习完匀体操,吐纳感悟之后,便抓紧时间传授初学落下的内容。
一年只有20多天的年节假期,他想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两名学生补上未学完的课程。
“先生,不用这么着急啊,您先保养好身体,休息两天再教吧,我们自学也可以的,碰到疑难您再解说一下不就行了。”
牧良委婉地劝道。
“为师身体好得很,趁着天气凉快一点,多教点内容不碍事,你们年考成绩说明基础薄弱,需要补足的地方不是一星半点,初学内容可让壬武帮你们慢慢补全,小学内容生涩难懂,现今提前给你们多讲解一点,再不深透将来拿什么进大学。”
老先生不由分说,掏出小学课本《释法》,让两人从头开始学习。
“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故贼加增,过误减损。”
“故大都施仁政皇朝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甲敞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刑律断之,是以州中无怨声。”
“癸家皇朝之治狱,事决于法,恶恶止其身,功不覆过。”
2人年考时失分最多的,就是对内容不熟悉。
牧良原本以过客身份,对学习《释法》,不以为意,没想经老师详解,对这个世界的法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他记得,在地星精英学院读书时,华夏语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春秋决狱》的法理故事:
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
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
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
《春秋决狱》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
审判法官用孔子的儒家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
其后,法律明确规定了父子相互隐匿,不属犯罪。
《春秋决狱》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采取了直接引用儒家经典作为案件审理依据,法理思想主要体现在:
从“仁政”角度出发,实行“德主刑辅”、“原心定罪”、“诛首恶”、“以功覆过”,崇尚宽刑宥罪的原则。
“牧子星球”的《释法》,在总纲上同样提倡“德主刑辅”、“原心定罪”、“诛首恶”,但在功过是否相抵、惩戒是否分等级身份等方面,各个国度之间区别很大,宽严皆有不一而终。
癸家皇朝的律法,既摒弃严刑峻法、极端重刑主义,又没完全采用仁政那一套,施行的是“刑无等级”、“功不覆过”司法体系。
从法制的规范性和严格性的形式意义上分析,《春秋决狱》无疑违背了封建国家意志,破坏了国家制定的成文法的权威性。
《释法》总纲,不同程度体现了国家强制性。
以癸家皇朝为代表的治狱体系,相比之下更加符合法制原理,接近于高等文明星球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学原则。
随着先生的深入剖析,牧良2人对法权、政权的关系有了深刻理解,渐渐明白了“法治天下”的重要地位。
巩固政权,安抚民心,维护稳定,致力发展等,都离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