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终章 1(1 / 5)

其实,杜蔚国手里还有一块不算地盘的地盘,那就是东瀛。

他在东瀛的营生,大都是不能见光的下九流,不过却是他小金库的主要来源,没有之一。

尤其是柏青哥,东瀛人对小弹珠的痴迷与喜爱,简直超乎想象。

70年代末,东瀛全境的柏青哥门店已经暴涨到近万家,年营收额超200亿美刀,净利润近百亿。

其中,杜蔚国拿四成。

所以,光是通过柏青哥这项毫不起眼的小生意,他的小金库每年都能进账30几亿。

再加上山口组的面粉收益也有十几亿,他每年的“内帑”收入50将近亿。

时下的花旗,虽然没有上一世那么势大,但是美元依旧坚挺,说杜蔚国富是可敌国,一点都不夸张。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镰田次郎如今也发达了,成了东瀛的黑道教父。

整个东瀛的地下黑色产业链,传统三大项(黄(赌)毒),他几乎独占两样,混得老牛皮了。

镰田次郎倒也不是完全靠着杜蔚国的名头狐假虎威,他也有点硬实力的。

东瀛这边的收益,杜蔚国许给他一成,不过这么些年,他基本没攒下钱,也没挥霍享受。

而是一股脑的全都花了出去。

这些钱,镰田次郎招揽了两千多名精锐小弟,都是有枪牌的,以保安公司的名义申请下来的。

东瀛战后禁枪严格,平时社团开片都是长刀短斧,他的手下虽然不多,但却足以横扫整个黑道。

除了养兵之外,镰田还在东瀛境内陆续罗织出了一张庞大无比的关系网。

上到内阁两院十四省,下到47个都道府县,几乎所有衙门里,都有他的关系。

杠杠有牌面,距离只手遮天也不远了。

镰田次郎负责的事情,除了帮杜蔚国照看面粉,柏青哥这两样腌臜生意,从70年开始,还新增了一样正当买卖。

便利店,取名6-12,比同时期德州的7-11还要多营业两小时。

由于有钱有势,上下关系也都打通了,所以6~12连锁店在东瀛呈井喷式发展,短短几年就遍地开花,在各大城市开设了1700多家。

最近几年,东瀛的经济足够景气,所以便利店也异常火爆,年营业额也有几亿美金,利润大几千万。

不过以镰田次郎如今的身价,其实早就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之所以开便利店,主要是为了洗白,毕竟正当豪商身份比黑道教父体面的多,也更方便行走在阳光下。

除此之外,便利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洗钱。

面粉的收益见不得光,东瀛官方不敢招惹杜蔚国,但却不会惯着山口组。

山口组虽然也有洗钱的渠道,但是每次都要扣掉15个点,积累下来每年也过亿了,这么多钱打水漂,杜蔚国肉疼的紧。

东瀛这边金山银海般的进账,也不是没人眼红。

外人就不必说了,就连胡大姑娘和莫兰都眼馋的很,曾不止一次跟杜蔚国软磨硬泡。

不过杜蔚国也不是傻仔,死活也没就范,毕竟爷们嘛,兜里必须有钱,否则腰杆不硬。

79年1月21号,周末,正好还是华夏传统小年。

四九城,帽子胡同,阎王大院。

“干娘,您开下门!”

后院,月亮门,巴特的人还没到,粗豪的大嗓门就先响了起来。

东厢房厚实的棉布门帘被人撩开,孙玉梅从里边探出身子。

“巴特,怎么扛了这么些东西?”

此时,巴特肩上扛着一整头白条羊,左手提着一个硕大的网兜,里边装着罐头,茶叶,麦乳精,还有鸡,鸭,鱼,满满登登。

巴特人高腿长,两步走到门口,把整羊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