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笑着向马胜点头,然后走进了马家门。
这时,就见马大富、王翠花等长辈,还有马胜、马洋都在外屋地里呢。
“爸、妈!”赵军上前跟马大富、王翠花打了声招呼,马大富、王翠花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就听赵军道:“我来接马玲来啦。”
“好,好。”马大富笑着应了两声,然后抬手一指紧闭的东屋门,道:“玲儿搁那屋呢。”
接亲得过三道门,这就是最后一道门了。赵军上前敲门,便有许小青在里面开门。
这年头堵门没有硬堵的,一个是多少年的习俗,再一个是条件有限,房门质量都不好。两头硬挤门,门框子都容易保不住。
赵军进屋,就见这屋里都是马玲的表姐、表妹、表嫂,还有左邻右舍家的闺女。
赵军冲众人点头一笑,就算打过招呼了。而就在这时,马玲三姨家的表妹喊赵军道:“玲儿姐夫,你看我玲儿姐漂亮不得?”
“漂亮。”赵军笑道:“太漂亮了。”
赵军话音落下,就听那表妹道:“我玲儿姐头发是我给梳的?”
“是吗?这梳的也太好了。”赵军笑着如此说,同时从兜里掏出个红包,递向那表妹笑道:“辛苦了啊。”
“谢谢玲儿姐夫。”那表妹接过红包,向赵军道谢。而紧接着,又有人道:“姐夫,今天我给我姐拉的窗帘。”
赵军闻言,紧忙掏出红包奉上并表示感谢。
人家娘家小姐妹要这钱没毛病,而这也是本地风俗,如此“难为”一下新郎,有不让他那么容易得到的意思。
红包不用给太多,条件好的给包五分也行、一毛也中。条件不好的,包一分钱也没人说啥。
但若是条件出了名的好,还包一分钱的话,那就让人讲究了。
赵军发出去的红包,都是王美兰给准备的,大方的王美兰包的每个红包里,都是五毛钱。
在屋里、赵军一共发出去八个红包,一共是四块钱,代表着四平八稳。
发完第八个红包,马玲那些姐妹再没有说话的了。这时赵军上前,走到马玲身边,笑道:“玲儿,我接你来了,咱上家去吧。”
赵军说的是上家,而不是回家。因为没出这个门,这还是马玲的家。而出了这个门,以后赵军的家才是马玲的家。
所以在这边,又称姑娘出嫁为出门子。
马玲心里肯定有不舍,但她知道总得有这么一天。此时马玲抬手,握住赵军伸来的手。可就在这时,马玲的大姨王翠兰忽然挤进来,嚷道:“不行啊,新娘子出门,脚不能沾地呀!”
这也是老的习俗,有说新娘子脚沾地会沾染到秽气的,也有说新娘子脚沾地会沾走娘家的福气。
永安屯这边,信的是第二种说法,所以这话才由马玲的大姨来说。
这时赵军没说话,而一直紧跟赵军的李宝玉,大声问道:“那可怎么办呐?”
这一问一答都是套路,李宝玉话音刚落,就听刘铁嘴道:“新娘子有没有哥?有没有弟呀?”
都一个屯子住着,马玲有没有哥和弟,刘铁嘴还能不知道吗?
但流程就得这么走,话就得这么问。
刘铁嘴说完,就见人群中挤出马胜、马洋,齐声应道:“有!”
今天新郎来接亲,娘家人始终表现出来的,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我们娘家有人给闺女撑腰,你们婆家别欺负我们。
至于以后生活中,闺女真挨欺负了,娘家无论怎么做,都与今天的态度无关。
像赵军前世,就刷到过那种送嫁视频,视频里娘家人又打横幅、又张牙舞爪。
可底下评论的高赞回复是:我娶我媳妇的时候,她娘家阵仗比这还大呢。可去年我跟我媳妇吵架,我媳妇给娘家打电话,小舅子和娘家人因为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