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 雪崩楚戟 灵田阡陌(2 / 4)

四海天将声音陡然转冷,沉声道:“三位天将各带走多少人?”

亲兵匍匐在地,语气颤抖道:“启禀天将,五岳卫两千精锐、雷霆烈火二卫各一千精骑,皆随三位大人离营,所去者……尽是百夫长。“

四海天将手指叩击着戟杆,这声响在静默的军帐中格外清晰。

半晌,他缓缓抬眸:“传令三军,三位天将奉密诏行事,有妄议者——”

说到这里,戟尖划过案几,留下一道寸许深的刻痕:“依军法处置。”

“诺!”

亲兵正欲退下,忽闻帐外铁靴踏雪声急至。

传令兵单膝砸地,溅起地面尘土:“急报!蜀国公以二十三位公子丧仪为由,已率七万霹雳勇士拔营北上!”

天都山血战未休,万里以外的邙山,在厚土峰内务堂里,却已有史官提笔蘸墨,开始书写这一段历史。

晨光未起,青灯映案。

王宝泉指尖拂过竹简上的微尘,墨池里茶烟袅袅,在砚台旁洇开一片氤氲。

昨日细询音枢堂吴振声战况,一夜辗转难眠,终将天都河血战凝成腹稿。此刻提笔蘸墨,字字如刻。

无极历二十一年冬,掌门莫问天临危显圣,独战西楚霸王项无敌于天都河上。

项无敌粉袍猎猎,逆天锤引动九霄雷煞,一锤可崩山岳;

掌门青袍染血,五龙锻体神光冲霄,硬接七锤不退,终以‘定、守、凝、破’四字天宪裂开苍穹;

后土元婴擎山为盾,碧海元婴化涛为刃,四婴结阵镇岳,生生破掉霸王‘一锤断江、七锤裂洲’的神话。

战后,掌门负手立于云巅,脚下十一辆囚车列阵如龙。

楚军溃逃时,他轻笑揭破楚王伪诏,声传百里:“神策府,尔等不过楚山河手中弃子。”

此言一出,敌营哗变。

南阳、北冰等四位元婴欲趁掌门重伤发难,却见青光垂落间伤势渐愈,实则灵力早已枯竭,不过虚张声势。

然四人惊疑不定,终退兵三百里。

残阳如血时,掌门独立城头,脚下冻土浸透十万楚军鲜血。

郑国将士仰首望去,但见那道染血青袍如定海神针,眸中星河倒映间,似已望尽边荒百年风云。

修史至此,笔锋忽滞。

王宝泉补记:

老朽问吴振声:“掌门硬接七锤时,当真未退半步?”

音枢堂主事默然良久,答:“退了,但退的是天都河——霸王锤落时,河水倒流三十里。”

这册天都河战机卷七撰写完以后,王宝泉连忙将书册郑重收好,从案头抽出一册空白竹简,提笔蘸墨。

天工令出,百派归心。

他落笔如刻碑,墨痕力透简背:

无极历二十一年冬,掌门莫问天颁,广召天下百艺贤才。

圣器宗公输班携墨玉蜥蜴叩山,七星殿金岳踏星轨而来,更有郑王亲荐神算子入门,韩堂主西行三千里,请灵植师青木叟出山,域外风水师燕宗阳持罗盘定龙脉……

笔锋忽顿,王宝泉抬眼望向窗外。

晨雾中,钱玉成元婴初成的霞光,似乎犹映邙山,他捻须续写道:钱长老元婴大成当日,掌门以‘聚沙成塔’四字相赠,命其总领八骏通道。

此工程劈一百七十三峰、凿三百丈玄冰层,却借各派山门为基,使七星殿担险峰断刃之责,天魔教承地火熔浆之险……

不过三载,天堑变通途。

竹简末尾,他另起一行小字批注:

神算子言:‘此策如弈棋,各宗为子,掌门执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