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七房的所有人迟早会离开老家去外面享福,村里的人都心知肚明。 毕竟,连他们乡下人都知道,这世上的男儿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而家眷最大的幸福就是夫贵妻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一来张知言先离开了。二来一家子妇孺人心不齐,耽误了时间。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生气,七房的人对离开老家远走他乡的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两个字——愿意。 也因此,在齐丽盈终于被惹火了,不管不顾的要扔下张郑氏婆媳等人,独自带着下人离开时,张郑氏婆媳胆怯了。 张郑氏更是连连懊悔: 光想着在老家抢管家的事占便宜了,哪里想到她们还没到新家的事呢?就算真抢到了管家又如何?在这老家管啥家呢? 万一,那齐小贱人真把她们丢下了,儿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她们岂不是一直得呆在老家? 还有就算儿子回来,以儿子的热乎劲,他指定会新家,齐小贱人还不死劲告状? 娶了媳妇忘了娘,那不孝的儿子还不一定听谁的呢。 她不得冤枉死,还走冤无处申? 若真那样,她还不得被老家这里的泼妇、红眼病、黑心肠的人笑话死? 她还咋在这些人面前得意。 再说,她已然得罪了齐小贱人,万一她心黑,连点钱粮都不给他们送,她们在老家吃啥喝啥? 习惯的大鱼大肉,谁还吃的下野菜麸糠? 还想吃族里的接济? 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个脸,族里给不给。光族里的人的吐沫星子都能把他们一家子淹了,还高一层。 如此种种,他们不退一步都不行。 想想就可恨。 至于说不靠齐丽盈,他们一家子自己去? 做啥梦呢? 她们就是普通妇人。 在族里为啥能撒泼打滚?那是因为碍着好懒是一家人,多多少少有点情分。 去了外面,谁认识你呀? 能给你说两句好话那都是好人,其他的人不占你便宜就不过错了。 要知道,往日里连去县城,她都是跟着认识的人一起去的,让她们自己去外面新家,不说她们敢不敢的事,就不怕把他们自己把自己一家子拐到二里地去? 到时候,有个啥三长两短的,她该怎么办? 就是弄死齐小贱人,他们也不囫囵了。 不提张郑氏脑海里的想法跑到天南地北,还跑的回不回来了。 只说这日,可喜天气晴朗,看黄历也是黄道吉日,宜出行。 七房一行人便要离开老家,远走他乡了。 王福早就雇好的车马和镖师,因为五姓村的路不好,为了不耽误行程,昨天傍晚就来了。 家里地方太小,只能住到族里其他人家。 索性镖师们有时也会住宿野外,习惯成自然,倒也无所谓。 抹黑凑合了一夜,次日早早的便起来。 该做早饭的做早饭,该做准备的做准备。 待一时,吃过了早饭,也准备妥当,就等着主家上车了,偏偏正房里,张郑氏却把全家上下都叫过去陪着她。 张郑氏一点也不急,她还在神情激动的反复再三,郑重交代看家的下人。 要齐丽盈说,就老家这歪七倒八的破房子,扔了算了,谁还回来住啊? 不怕什么时候,半夜被压死? 与其日后没人住塌了,干脆交给族里处置,还能混个人情呢。 当然要姜氏母子自愿留下来看家也行,她心里的刺还少了呢。 可惜,张郑氏偏偏跟她唱反调,不顾一切的反对。 她现在的态度是,只要齐丽盈赞同的,她反对就对了。 而且,她是从苦难中熬过来的人,本质上有些抠